首頁 隋末

第34章 重裝騎兵

寬闊的大營空地上,很快就聚集了五團人馬,每個士兵都挑選了兩匹最好的戰馬,在其它眾士兵的幫助下,這一千士兵很快就完成了甲騎具裝的裝備。

看著那完全武裝到了牙齒的重裝騎兵們,所有的騎兵都散發著一種震驚的眼神。當陳克複一人裝備著甲騎具裝的時候,還感覺受不出那種發自心靈的震憾。而當一千精銳的破軍營騎兵全都裝備了甲騎具裝後,那就是一片黑色的狂潮。特別是那些破軍營的一千精銳全都騎著了裝備了馬甲的戰馬上時,人如虎、馬如龍。除了戰馬的小腿露在了護罩之外,整個重裝騎兵已經沒有了半點破綻露在了外麵。

特別是當每位騎士都裝備了馬槊之後,更讓人有種縱橫披靡,一往無前的氣勢。在大隋,馬槊乃是一種十分珍貴的馬上武器。

馬槊裏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

把細蔑用油反複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幹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幹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隻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所以在古代,看一位將領的武器,也通常能看出一位將領的出身。朝中大將一般都是馬槊,而那些亂世時的起義軍將領們的武器則是五花八門刀刃劍斧什麽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