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胡人,公孫瓚剛才的溫和忽然便不見了,他怒形於色,揮舞著手臂,幾乎要破口大罵:“這些胡狗,天生蠻夷,不識禮義忠信,便是對他們再好,也是白費功夫。這些年不僅是鮮卑人年年入侵,便是得了我大漢無數賑濟的烏桓人也不是好東西,一有機會便來劫掠,或是自行,或是與鮮卑人一道,實在是可惡之極,不殺不足以解心中怒氣……”
不僅盧敏詫異不己,就連劉備和劉修都有些詫異。公孫瓚在這之前給他們的印象很不錯,雖然有些傲氣,但總體來說還是知禮的,人又長得漂亮,是個俊朗如玉的年輕人,怎麽一提到胡人就這麽大的火氣,憤怒得象頭被人踢了要害部位的公牛?
公孫瓚雖然一提到胡人就憤怒,但是他不僅僅是憤怒而己,很快就讓人領教了他的能力。他向盧敏細述了這十年來鮮卑人、烏桓人曆次入侵遼西的情況,包括他們的進攻方向、兵力分配,都是些什麽人帶兵,各人的帶兵風格有什麽變化,遼西每次有什麽損失,都說得清清楚楚,連幾年前的事情都如在眼前,好象他眼前有一本帳似的。
劉修等人幾乎是瞠目結舌,對公孫瓚的印象大有改觀,盧敏的目光中露出了讚賞之色,劉備則近乎崇拜,劉修也感慨不己。他原本覺得公孫瓚是不成器的武夫,不過趁著亂世賭了一把,現在看來,公孫瓚不僅是能帶兵打仗,文的方麵也有一套,就算是在太平盛世,以他的能力做一任太守也應該不成問題。
成見害死人啊。劉修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些上了不求甚解的當,慶幸自己沒有和公孫瓚交惡。
盧敏細細的聽了,最後又問道:“伯珪,在你看來,這鮮卑人如此氣焰,究竟是什麽原因?”
公孫瓚脫口而出:“還不是那些讀書讀傻了的書生害的。”話一出口,他就後悔了,有些尷尬的看著盧敏,掩飾的咳嗽了兩聲,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