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一回到寧城,劉備就告訴他,竇家的人走了,走得幹幹淨淨,方圓五十裏之內已經找不到他們的蹤影。
“知道向哪個方向去了嗎?”
劉備搖搖頭,小心的打量了一下劉修的臉色,見劉修雖然臉色陰沉,有意無意的說道:“先生擔心你呢。”
“先生擔心我什麽?”劉修瞟了一眼前麵的毛嬙,故意開玩笑道:“是擔心我還是擔心她?”
劉備忍不住“撲嗤”一聲,又覺得有些失禮,連忙掩飾的咳嗽了兩聲,壓低聲音道:“不要胡說,先生真是擔心你呢。他說你為人重情重義,敦武因你而死,他生怕你急火攻心,一時衝動,做出不理智的事來。”
“能有什麽理智的事?”劉修無聲的咧了咧嘴,不再多說什麽。劉備見他不是那麽激動的,這才放了心。
回到寧城之後,盧敏又問了幾句,希望劉修不要太過衝動,劉修應了,不再提及此事。他們安下心來,在胡市好好考察了十幾天,又特地去拜訪了提脫。提脫嘴上說得硬,其實心虛得很,好在劉修沒有提槐縱的事,隻是向他打聽一些草原上的習俗,他這才鬆了口氣,挑自己覺得沒什麽問題的說了一些。
時間一晃便過去了半個多月,盧敏由王禪陪著查看了附近的雁門山、雞鳴山等要塞,整理出了五六千字的文章和十幾張地形圖,補充到《東胡誌》中,總算是對周邊的形勢有了一個粗略的了解。
這一天,他們在屋裏做最後的謄清,盧敏為了感謝夏育的支持,特地讓劉修抄一份《東胡誌》,準備留給夏育當禮物,隻等夏育回來,他們便向他告辭,準備再去漁陽看看。漁陽有鐵官、鹽官,胡人需要的鹽鐵大多從那邊出塞。盧敏自然不會放過這麽重要的地方。
可是,夏育一直沒有回來。
“德然,你謄寫完之後,去找張從事問一聲,如果校尉大人還沒回來的消息,我們便留下書先走吧。”盧敏皺著眉頭說道:“馬上就要仲秋了,再不去漁陽,可能就有些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