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人也不見了,段宏時段老秀才,大概是眼見局勢定下,就不再留在現場。
人也殺了,事情也結了,可後續的尾聲也必須處置妥當。李朱綬那需要再去拜訪,蕭勝那也需要好好籠絡一番,雖然隻是個小小的額外外委,卻是個值得結交的人物。
更重要的,還是這個段老秀才,李肆可不相信老秀才和田從典隻是泛泛的書信之交。康熙朝的知縣老爺,捐納出身還不泛濫,正途和萌補還是主流,一個個都精明著呢。誰有價值他們可眼尖得很,李朱綬對老秀才那麽客氣,必然有所憑據,所以這個老師,他還真得“攀附”住了。
隻是李肆卻不知道,老秀才對他這個“學生”,也正眼熱得很。
鳳田村歡騰了一夜,李肆不僅差點被田大由的劣質黃酒灌翻,還險些給村人們塞來的熏肉、精麵、山珍什麽的埋了,這些可都是他們壓床底的寶物,就隻準備用在婚喪嫁娶這種人生大事上。李肆高風亮節,一一婉拒,村人們學乖了,趁著李肆被拉到關家吃喝的機會,一股腦地將東西全丟到他那間小破屋裏去了。
深夜,李肆回家一看,還以為自己走錯了路,進了誰家的窯藏。
一邊收拾著這些肉食米麵山菌,李肆一邊感歎,老百姓就是這麽淳樸,之前因為他們叩拜皇帝而生的鄙視之心也淡了許多。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已經被愚教得太久,而如今的滿清,在這上麵的本事更是登峰造極。
“或許,我的努力會有更多回報……”
迷迷糊糊入睡前,李肆這麽想著,感覺自己已經開始真正融入這個村子,融入這個時代。
第二天,天色未亮,李肆就來到了老秀才的私塾,見到了他,老秀才兩眼一亮,像是獵物終於上了門,李肆心說,這老秀才不會是真看上他了吧。
“走,再去縣城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