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蔡鍔,楊朔銘將蔡鍔來訪的談話內容簡單和黃韻芝說了一下,並應蔡鍔的要求,將明天赴宴的事告訴了她。
“這就是說,你們明天要喝‘花酒’了。”聽了楊朔銘的“匯報”,黃韻芝的臉微微一紅,吃吃笑道。
“鬆坡讓我和你商量一下,你要是不同意,他就換地方。”楊朔銘知道她沒有生氣,握著她的手微笑道。
中國自古便有在風月場合談論政治的傳統,“二奶”左右王侯,風月影響政治。自晚清以來,風月場所就成了“第二政治中心”,革命黨在記院高談革命,保皇黨也在記院裏大講保皇,學生也在記院開研討會。民國建立後,燕京八大胡同的常客,人稱來自於“兩院一堂”(“兩院”指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一堂”指京師大學堂,也就是後來的北大)。在這種氣氛之下,連花界花魁的名稱都起了變化,晚清時節的花魁名號和科舉考試一樣,是“狀元”,“榜眼”和“探花”,而到了民國則改成了“總統”,“總理”和“部長”,連她們的時裝裙,都印著國旗的圖案。當時燕京有名的八大胡同,成了政界人物集會的主要場所(這是後世的“天上rén間”所不能比的),蔡鍔在並不算太紅的雲吉班請客,其實也是一種很時髦的舉動。
“去吧去吧!去見識見識也好,省得讓人說我整天把你纏得出不了門。”黃韻芝笑著倒在他的懷裏,大方地擺了擺手,“隻是別回來太晚啊。”
“放心,吃過了飯就回來。”楊朔銘笑著保證道。
“家裏現在美女這麽多,你還跑出去喝花酒,以後你楊大人的名聲,可就有的瞧的了。”黃韻芝笑眼彎彎地看著他,象是提醒他似的說道。
“看樣子美女如雲也不是什麽好事啊!”楊朔銘想到那些袁世凱和他的大兒子袁克定送來的美女們,故作哀愁地歎了口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