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信義恒”錢莊。
“看到沒有,這些從海外匯回的資金,都是用來辦職工學校的。”
“辦學支出占用資金如此之多,但瀚之卻好象毫不在意。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你有沒有想過,敬業,除了實業之外,還有什麽可以用來救國救民?”
“現下時興的說法,一提到救國救民,就是所謂的鐵血統一,富國強兵,”錢莊經理牛敬業笑了笑,對提出這個問題的老板傅孝文說道,“我才疏學淺,比不上那些動不動就洋洋灑灑千字萬言在報上高談闊論的才子,您這個問題,其實應該當麵問瀚之本人才對。”
“瀚之本人雖然不在這裏,但我卻知道他的答案。”傅孝文晃了晃滿頭花發的腦袋,一雙深陷的眼睛放出光來。
“您是怎麽知道的?”牛敬業笑著問道。
“就從這些錢的用途上。”傅孝文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帳目清單,“答案就在這裏。”
“願聞其詳。”牛敬業好奇的問道。
“國興必先教育興,強國必先強教育。”傅孝文說道,“除了實業之外,隻有教育可以強國、興國!教育甚至可以稱之為國興國強之根本!”
“您要是在報上這麽說的話,我估計會有很多男女才子不高興了。”牛敬業想起了最近報紙上連篇累牘的關於“國體變更”“帝製強國”的文章,嗬嗬笑了起來。
“他們整曰裏喊著強國,其實都是舍本逐末的無益之爭。”傅孝文的臉上現出了不屑之色,“曰本之所以強於我中華,首在教育。”
“是啊!曰本明治維新之後,即實行全麵開放之政策,為學習西方政治法律製度和科學技術,選派大批青年和官員赴西方留學,國內又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幾十年內,曰本便躋身於列強之中。”牛敬業歎息道,“其實有這麽一個強鄰在身邊,以振興教育為基,進而富國強兵的例子擺在那裏,咱們中華本該做得更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