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斜風

第七十二章 柳絕戶

“那寧防就不要了?”

布政使韓椿這話一出,何桂清的臉就當場就拉下來了,你好歹是進士出身,做過庶吉士、翰林、禦史、浙江鹽運司、福建按察使這麽多任職,怎麽就這麽不通世故,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在浙江巡撫任上,真正能被中樞稱道的事也就是兩件事。

第一樁是籌餉,別的不說,每月浙江光給江南大營就協餉白銀六萬兩,軍需軍火不計其數,至於其餘各路平賊大軍,浙省也常有接濟,以致於時人皆謂天下軍餉大半出自蘇南、浙北。

籌協之事,下麵民怨四起,以致民變頻發,而經手官吏多有貪腐,替前線籌一兩軍餉,往往同時會有七八兩銀子落入私人的腰包,但是誰不能在這件事攻擊何桂清辦得錯,反而要誇他協餉得力,堪稱國之幹城。

第二樁就是三防辦得好,所謂三防,是指寧防、衢防和嚴防,也就是在浙江西南方向防堵太平軍入浙。

三防之中,又以寧防最重要也辦得最漂亮,所謂寧防,是指安徽境內的徽州、寧國兩府,可以說是浙江屏障,雖是安徽轄境,但何桂清恐太平軍自寧國入浙,故設防於寧國。寧防雖非浙地,但卻為是浙江而設,因此不但駐軍的糧餉、軍火皆由浙江供應,浙江方麵還在寧國駐有大批兵勇,甚至連浙江提督鄧紹良都常駐寧國,以防太平軍入境。

可是現在把鄧紹良和他的部隊從寧國撤下來,這寧防還要不要?

布政使韓椿這句話不但讓巡撫何桂清的臉掛不住,就連提出此議的浙江按察使晏端書都緊繃著臉,至於最下首的杭州府通判王有齡也是臉如寒霜。

何桂清、晏端書、王有齡都是同一個小圈子裏的人,韓椿這個漢軍旗出身的韓椿卻非他們這個小圈子裏的自己人,因此這話一出也有了悔意:“王通判,你有什麽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