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斜風

第八十一章 牛刀

為什麽隻能向北?周秀英雖然是員千軍辟易的女將,但還是不理解為什麽柳暢隻能向北發展這一條路可走?難道向南、向西不行嗎?

陸子雲顯然看出了她的疑問,就開口替她解惑。

首先以溫州的地形,東臨大海,向東發展隻能到海裏泡澡了,而溫州向南發展,不比到海裏遊泳好上多少,這是福建最北部的山區,也是整個福建地區最貧窮的福鼎、寧德山區,交通極其不便,又要迎頭福州而來的閩省兵勇,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把大部隊拉到這種沒有油水的山區,完全是下下之策。

剩下隻有向西和向北兩條路,向西就是向處州發展,直到今天處州(麗水)仍是整個浙江最窮困的地區,把部隊從溫州的魚米之鄉拉出來,投入這樣的山區也是下下之策。

當然也可以把攻打處州當作進入金華府的一個跳板,但即便占據了金華府仍是遠離海口,而現在這個時代,占據海口獲得源源不絕的軍火供應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那隻剩下向北往台州府一條路,嚴格來說,這隻是向寧波發展的一個跳板而已,台州窮山惡水不少,民風剽悍,也不是一個良好的選擇,但是丘陵平原相交,既有漁鹽之利,又有沿海平原和河穀盆地出產糧食水果,甚至連山間丘陵也可以出產雜糧,足以供養數萬大軍。

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台州為跳板進軍寧波,寧波府不僅僅處於寧紹平原,是真正的魚米之鄉,可以說是整個浙江的精華地帶,而且還是這個時代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控製了寧波就等於控製著整個浙江的對外貿易,甚至可以供養起十萬大軍。

而對於這些小刀會的舊部來說,寧波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寧府好地方啊!”

“是啊!打到寧波去,咱們也算風光一回!”

他們這些人是從上海來的,而近代的上海與寧波有著特別親密的關係,大部分上海人實際是從浙江移民來的寧波人,甚至連現代的上海話都是寧波話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