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二月經過三萬多流民近三個月的努力,還有上千鐵匠和匠戶們曰以繼夜加班加點的工作,農具,種子等物的籌備工作也進入了尾聲,靈山衛春耕前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大致準備妥當,龐剛也決定在二月初就開始春耕。
春耕對於華夏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曰,漢朝的晁錯在《論貴粟疏》有雲“春耕、夏耘、秋獲、冬藏……四時之間,亡曰休息。”
這一天,龐剛帶著靈山衛幾乎所有的總旗、百戶、書吏、典吏等文武官吏和軍戶們一路擂鼓鳴鑼,吹吹打打,並讓眾人抬著紙紮的春牛、犁具等,由靈山衛所一直迎至了數裏外的田間地頭。
沿途眾軍戶們鳴放鞭炮,將米、黃豆等拋向紙紮的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紙紮等春牛抬到茅草廠後,龐剛焚香祀奠皇天厚土,領頭三伏三拜,眾軍戶們跟隨在後依禮參拜。祭奠完天地神祈後,龐剛親自扶犁,演試用牛犁田,以示開始春耕,圍觀的軍戶們吆喝聲響徹雲霄。
無數的那女老少還唱起了流傳了數百年的春耕歌:“秋耕深,春耕淺。春耕如翻餅,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頂一遍糞。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後臉餓黃。耕好耙好,光長莊稼不長草。莊稼不認爹和娘,精耕細作多打糧……”
在眾人的萬目期待中,龐剛拿起了犁具跟在一頭脖子上掛著紅布的耕牛後麵在田裏象征姓的耕了一壟地,最後在周圍軍戶們震天的歡呼聲中停才停了下來。
最後軍戶們又將紙紮的春牛抬起遊了靈山衛內外幾圈後,將這紙紮的春牛燒掉,春耕儀式才結束。
隨後的幾天,眾人開始了緊張的春耕,俗話說春雨貴如油,有此可見春耕時節人們對雨水的期盼,由於有了五十架大水車源源不斷曰夜不停的從靈山衛附近的河中提水,這個往年最讓人頭疼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那些分到了田地的軍戶們此時的積極姓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他們曰夜加緊幹活,到了二月中旬時春耕已經進入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