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雖然和清兵一樣都很出名,但是兩者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蒙古人的弓箭注重的是射程,因此他們的箭鏃雖然威力尚可,但破甲能力相對與清兵來說卻要若了不少。而清兵講究的卻是箭鏃的威力,人若中了他們射出的箭鏃後基本上就已經失去戰鬥力。
現在數百名蒙古的射手就站在離城牆六十步的地方不停的向城牆放箭,密密麻麻的箭雨飛上城牆。
看著密集的箭雨,躲在垛口後的龐剛眉頭微皺,轉頭問身邊的易江:“易大人,這些天那些蒙古人就是這麽攻城的麽?”
“正是!”易江有些不好意思說:“這些曰子蒙古人就是靠著強弓把我們的弓手壓製得死死的,我們的弓手隻要一露頭就會被他們壓製,因此那些蒙古兵才得以輕易的登上城頭。”
“那你們的鳥銃手呢,怎麽不趁機壓製?”
易江聽龐剛這麽一問臉上露出了驚異之色,“龐大人你不知道咱大明的鳥銃情況麽,咱們的鳥銃質量太差,十有五六容易炸膛,士卒們寧願用弓箭也不願意使用它們,可咱們玩弓箭的水平哪裏是韃子的對手呢,所以才被那些蒙古人壓得死死的。不過本官昨曰觀大人您的鳥銃質量倒是非常之高,竟然拿沒有一杆炸膛的,真是不可思議啊。”
易江的驚訝也是有道理的,明末時期由於匠戶的地位太低,負責監製軍器的太監又隻會撈錢,導致匠戶大量逃亡,以至於造出來的鳥銃槍管厚薄不一,質量差到了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且鳥銃製造複雜成本又高,除非能像龐剛這般有本變異的《近代兵器百科》那樣大開金手指,否則想要湊齊一千支製作精良的魯密銃來那是非常困難的。
說話間,眼看著蒙古兵已經大量靠近了城牆,龐剛見狀後對著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傳令兵一揮手,這名傳令兵立即從腰間拔出了一把哨子使勁吹了起來,這個被明軍士卒們戲稱為尖哨的哨子立即發出了一陣尖銳而又有一定節奏的聲音,“嘟嘟嘟嘟”的聲音立即傳遍了這段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