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908之鋼鐵雄心

第三十八章 張謇

一個來自四川的嚴姓商人一擲百萬,在怡和洋行購買機器回川興建實業的消息很快就在上海引起了轟動。

然而就在上海各大洋行的大班們都在怒斥自己的手下,居然連這麽一大單生意都沒有察覺的時候,身在南通的張謇得知這個消息時,卻隻是麵色苦悲的歎了口氣,然後幽幽的道。“如果當年我能像這個商人一樣有錢就好了…”

中國又出現了一家大型實業,張謇當然很高興,他這樣也隻是想起了自己早年籌辦大生紗廠時的辛苦…

張謇早年興建大生紗廠時,與後來不同,常常為了籌集幾千兩銀子而跑斷了腿,說的難聽點就是累的和孫子一樣,一直到大生紗廠開工之前實際籌集到的資本還不足二十萬兩。

而直到開工之前,張謇也幾乎天天在過“年三十夜”。他在外地,每次接到沈敬夫的告急信時經常一籌莫展,不時在曰記中感歎“通廠籌款,垂成而敗”、“通廠籌款迄不諧”。他當時多數時間在南京主持文正書院,靠這份薪水養家,籌辦的四年多時間裏,不曾用過大生的一分錢,其他幾個董事也大抵如此。

他在上海奔走最艱難的時候,甚至到了連旅費都沒有的地步,隻能當街賣字來籌集旅費,還好他是狀元出身到是不愁賣不出去…

“如果我當年能有這麽多的錢,不,隻要能有十萬,也就不會那麽辛苦了…”

就在張謇在那裏憶苦思苦的時候,一旁陪著張謇查看工廠開工情況的股東開口道。

“季直,這個華升公司不會對我們產生什麽影響吧?”

雖然大生已經不再像剛開辦時那樣窘迫,所有的資本加在一起也已經超過了百萬,但資本不等於資金,所以對這個一次就可以拿出一百多萬來建廠的嚴光,他們這些股東還是有些忌憚的。

看著幾個股東一臉的憂慮,張謇在心裏苦笑了一下,但還是開口安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