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難得的是,來的這個中年宦官鄒義想要告訴他究竟,對方的風姿儀態不凡,和這些曰子來店內吃飯的各級宦官頗有不同,怎麽看也應該是緋袍、紅袍那個層級的人物,可待自己溫和有禮,客氣異常,而且還要告訴自己究竟。
對方的交好結納之意,此刻就算是個傻子也看得明白了。
王通連忙從椅子上站起,抱拳躬身說道:
“鄒公公願意點撥在下自然是最好,王通年紀小還不到十四歲,鄒公公這麽大人的稱呼,豈不是折殺,要是鄒公公不嫌棄,叫王通就是。”
對王通的反應,鄒義內心真正震動了,自己的結納交好之意不難理解,可一個十四歲不到的孩子,能夠這麽迅速的領悟,並且做出得體的回應,這就算普通的誠仁也未必做的這麽妥貼。
“直呼名字太生分了,咱家套個近乎,不若稱呼你小兄弟,你叫我聲大哥如何?”
“大哥既然如此,小弟那就不客氣了。”
雙方相視而笑,彼此的關係,最起碼表麵的關係可是親近了不少,鄒義返身坐下,喝了口水潤潤喉嚨,開始講述:
“那曰小兄弟你講父母的辛苦,講孝義,別人都是給皇上講大道理,沒人說的這麽實在,皇上聽進去了......”
原來是萬曆小皇帝正在和生母慈聖皇太後李氏嘔氣,萬曆皇帝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主意,難免和人爭執。
偏偏他的身份至高無上,天家之事就是天下事,也沒人敢去勸解,太後有馮保和張居正的支持,身份同樣高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可以廢立皇帝,從小聽話的萬曆皇帝突然執拗生氣,太後李氏也是傷心。
兩個人就這麽僵下去了,周圍的人都是暗暗著急,但即便馮保和張居正內廷外朝第一等的人物,也不適合在這等事上勸諫插手,可任由此事鬧下去,大明的朝綱不穩,也是了不得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