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到炮擊的陣地上睡覺?
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如果一個人在連續的24個小時裏有超過20個小時處於亢奮的作戰狀態,身體儲藏有再多的能量都給一次姓耗光了。不過林恩也不至於充耳不聞陣地上的炮聲、爆炸聲而呼呼入睡,他裹了一張厚毯子蜷縮在戰壕底部,有“屠夫”在旁邊,隻要敵人不進攻、不衝鋒,或睡或醒他都閉著眼睛。這一早吃飽喝足了,身子也漸漸回了暖,冷硬的地麵也變成了舒服的床鋪。就這樣挨到了半上午,耳邊終於聽到槍聲以及戰鬥的口號聲,帶著深深的倦怠,林恩一骨碌爬起來,等到蘇軍士兵過了河,他才艸著MP44連續點射,30發子彈下來少說也射中了20個目標,臉上卻沒有一丁點兒喜悅的聲色。“暗夜戰士”們撤離之前給自己留了百來發子彈,趁著戰鬥的間隙,林恩就蹲在戰壕底下往彈匣裏填子彈,一邊裝還一邊打著嗬欠,這姿態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在辦公室裏打發時間的“公務猿”。壓滿兩匣子彈,往突擊步槍上裝一匣,往拉風的彈袋裏塞一匣,重新起身回到戰壕邊緣。蘇軍的進攻依然是大場麵、大投入,隨隨便便就是五六十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這可讓德軍裝甲兵們羨慕不已。北岸的德國守軍依托河岸地勢和有限的反坦克力量進行阻擊,每一門反坦克炮、每一支反坦克火箭筒都被利用起來,唯獨燃燒瓶可以稍稍不計成本。
噠……噠……噠……
對於不諳聲樂的林恩而言,用MP44點射時發出的清脆槍聲簡直比這世界上任何一種樂器都更美妙,而在二戰末期的戰場上,他實在找不出比它更順手的步兵武器——美軍的加蘭德M1?在它麵前簡直就是爛棍一根。蘇軍的“波波沙”?那是缺乏內涵的粗線條打法。英軍的“斯登”?呃,那也叫工藝品?
一匣子彈打光,林恩的射殺清單上至少增加了十名蘇軍官兵,另有相當數量的傷員暫時或永久地退出戰鬥。如此驚人的效率並非曇花一現,在艱苦卓越的東線戰場上,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德軍士兵有過類似的表現,然而作為戰鬥部隊的普通一員,他們的戰績並不能按照狙擊手的模式來計算,也沒有見證者可以一直站在旁邊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