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明朝當王爺

第七章 馬上美人

古語有雲:“通京師者有居庸關,而居庸關之路必由雞鳴”。雞鳴驛與60裏外的土木堡互為犄角,再加上榆林,成為拱衛京師的三大關隘。

楊淩和韓幼娘從山窩裏搬了出來,先去拜訪那位素未昧麵的嶽父大人,可巧韓老大帶著兒子上山打獵還沒回來,韓幼娘知道雪大封山,父親去了山林深處沒個十天半月是不會回來的,便將搬到城中居住的消息告訴了鄰居,自與楊淩來到了雞鳴驛。

在楊淩的記憶中,隻聽說過土木堡的名字,記得有個明朝皇帝率領五十萬大軍曾在那裏被瓦剌首領也先殺得大敗,成為史上少見的被生擒活捉的倒黴皇帝,這知識還是看梁羽生的《萍蹤俠影》才知道的。

在他的印象中,稱得上城的怕是隻有宣德、大同這些地方,隻是真要走起來,他才知道那時的交通多有不便。而雞鳴驛雖是個小城,商號、當鋪、油鋪、茶肆、餐館應有盡有。

這裏是京師和西北往來的咽喉,商業發達、交通便利,故此也算是十分繁華了。

楊淩和韓幼娘在蔣家油坊租住了一個小小的房間,房子地產都沒了,身上隻揣著十來兩銀子,韓幼娘怎肯坐吃山空,便在街頭的裁縫鋪裏做些針線活兒。

楊淩也想出去轉轉,看看有什麽門路發財,至不濟也得找個工作,讓一個15歲的女娃兒養活他,他實在是無法心安理得,但是韓幼娘卻執意不肯,非要他在家裏好好讀書,楊淩無奈,隻得口上答應了,趁她不在便學那翹課的學生,偷偷溜出去四處亂轉。

驛丞署、車馬行、當鋪、寺院,這些地方哪裏有適合他工作的?楊淩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有什麽發財的門路,逛了大半晌抬頭看見一個小酒鋪,進去切了三兩醬牛肉,一小壺燒酒,品了品滋味兒,這種純糧釀造發酵的燒酒感覺比他在大酒店喝過的百十元一瓶的好酒味道還要好些,就算不好可憐的楊淩也不懂得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