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的,楊淩騎著馬,四平八穩地趕往驛丞署。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昨兒提了句馬鞍子太硬,幼娘連夜給他做了一條厚褥子,搭在馬鞍上輕飄飄、軟乎乎的,他直擔心把自 自給晃悠下來。
誇官遊街一般地晃到驛丞署門口,忽地由遠而近馬蹄聲急,十餘匹快馬疾馳而至,楊陵抬頭一看,一眾衣甲鮮明的衛士簇擁著一位頂盔掛甲的將軍,正是那位畢春畢都司。
畢都司滿麵春風,與昨曰盛氣淩人的氣勢大大不同,他倒握馬鞭,把手一拱,赫赫笑道:“楊老弟,多承關照,本將特來道謝呀”。
昨晚關受英押運糧草回去,把楊淩的話原封不動地對他學說了一遍,重複之時關受英仍是一臉的驕傲,這個一根腸子通到底的親兵隊長對楊淩的話大為受用。
畢春久經官場,倒不會因為幾句聲情並茂的話即將楊淩引為平生知已,不過還是感覺十分快意,對楊淩憑添幾分好感。清晨至城中蹓馬,想起這位驛丞,他一時興起,幹脆直接拐到驛署來表示謝意。
楊淩忙上前客套一番,畢春聽說他要去拜祭一位長者,倒不便馬上走人了,於是也進去憑吊一番,以免失了禮儀。
一行人進了院子,見院中停著閔縣令那頂綠昵小轎,原來眾位同僚一早到了縣府,先去看望大人,閔知縣中的一箭創口不深,全因箭上有毒才暈迷這麽久,這一醒來身子就無大礙了,聽說馬驛丞已死,想起昨晚隻有楊淩陪他,頗有兔死狐悲之感,當下不顧勸阻,也乘轎趕來吊唁。
馬昂兄妹想不到楊淩能找來這麽多有身份的人吊唁,別看閔知縣平時和馬驛丞稱兄道弟的,一來那是有銀子供著,二來馬驛丞好歹有個錦衣衛的牌子在身上,要不然差著好幾級呢,人家能來那是天大的麵子。
至於楊淩陪著進來的這位將軍......你想想一個縣郵政局長過世,副省級領導來參加葬禮,家人是什麽感覺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