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明朝當王爺

第84章 四月廿八

弘治十八年四月初七,十二團營提督官王嶽、英國公郭勳臨檢神機營,查神機營左哨軍副參將鮑盡忱、第三司都司官劉士庸等大小將佐共計十三人貪墨軍餉、中飽私囊,另有不法事待查,帝震怒,著錦衣衛鎖拿進京候參。

四月初八,監察院監察禦使王良臣、兵科給事中陳霆彈劾神機營左哨軍參將楊淩攜婦人入營,夜宿軍中,帝下詔,楊淩重責二十軍棍,降一品留用,罰俸半年。

再次曰,帝召楊淩入宮,嚴詞訓責,另命提督王嶽整頓軍紀,賜楊淩雙虎符,率軍山中演武......。

山坡下,一隊隊士卒分組在前方的山穀中進行著行進射擊和原地射擊訓煉,炮聲隆隆,硝煙四起,至此楊淩率大軍開拔到山中苦訓已經二十多天了。

左哨營三司兵力合計4500人,加上直屬參將的親兵和督戰隊,共計五千人。其中步兵3600人,人手一枝步兵火銃;炮兵400人,配備野戰重炮盞口大將軍160門,同時這四百人每人還配有一枝防身用的手銃,;另500人配備多管火銃。

楊淩得了金批令箭,委特權全權處理演兵習武事宜,著全軍領用了火器彈藥,再把這隻部隊拉上校楊的時候,他當時幾乎以為穿越時空又回到了現代:除了楊淩的親兵督戰隊是快馬長刀,整隻部隊可以說是一支完全火器化的部隊,這是大明朝的軍隊嗎?尤其是經過了滿清時期大刀長矛的斷層帶,楊淩這種激動的感覺尤其強烈。

盡管現在的火器射速慢、射程近,單獨同大股騎兵作戰還具有致命的缺陷,但是如果能保持住這個勢頭,那麽在不久的將來,在火器突飛猛近的時刻,我們就不會落在全世界的後麵,一個最先進、最文明的國家,就不會成為西人眼中愚昧落後的種族,任人欺淩打壓。

既便具有這些缺點,這種火器在當時的城市戰、叢林戰中照樣具有遠超過大刀長矛的威力,那根本不是血肉之軀和個人武藝可以敵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