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你是你家的老二,你家裏還有哥嫂和侄子侄女?”送完客人回到帳篷裏的趙誌看著有些局促的張金泉。要是嚴格的說,眼前的這位還隻是個孩子,十四五的年紀就要跟著成年人上山與野物廝殺,還真是早熟。這也許就是俗話裏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自感同病相憐,自小就是孤兒的趙誌有點開始喜歡這個小家夥了。
“是”張金泉學著羅英的樣子叉手站立,低垂著眼睛,不敢去看趙誌,隻是低低的應了一聲。張金泉自小是被哥哥帶大的,心智本就比同齡人要早熟,他能看得出這幫人都是幹大事的,他想跟著他們一起,可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哥嫂和侄子侄女。
“我想請你幫幾天忙,我們要在周圍的山裏轉一轉,尤其是附近的幾個縣城,聽說你是這一帶最好的獵手,我想請你做我們的向導,每天一塊大洋,行嗎?”趙誌並沒有急於透露出自己想要帶走張金泉的意思,如果這個孩子的身手不行,帶著他隻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還會連累其他人。
趙誌離開上海的時候,就跟漢特說過,要就地取材從曰軍那裏奪取軍火換回那幾個傳教士。現在已經和遊擊隊談妥了條件,隻要隨著他們一塊離去的孟三,傳回傳教士們安全的消息,趙誌這邊就要對周邊的曰軍下手了。時間不等人,趙誌就是要把這裏的水都攪渾了,這樣他才好安全的帶著傳教士離開這裏,在曰軍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之前離開。
趙誌開出的條件令張金泉有些不知所措,每天一個大洋這在張金泉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很多的莊戶人家忙碌一整年之後,家裏能攢下一兩個大洋就是很不錯了。可自己隻是帶幾天路就能得到別家忙碌幾年的錢,張金泉的手心已經開始在冒汗了,他不知道該怎麽去回答趙誌。
“你先不要著急,先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再說也不遲,我們明天才會出發”趙誌並不想逼著張金泉現在就應下來這個差事。人家好歹也是有哥哥嫂子的人,怎麽著也得回去商量一下不是。要是換做是趙誌自己,那也得好好考慮了之後才會答應,畢竟張金泉和他們還不能算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