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慶餘年

第二十三章 宮裏宮外的青春

慶曆五年秋,宮中小太監洪竹抱著厚厚一疊文書,半佝著身子,一路向著西角門上的那間房裏小跑,顯得有些小的腳尖踩在微濕的地上,不帶半分遲疑。他身上穿著的淡藍衫子下擺已經掀了起來,免得絆著了腳,而他的右手卻是橫放在那疊文書之上,寬大的袖子將文書遮的嚴嚴實實,生怕這天上若鉛般厚重的垂雲會擠出幾滴雨水,打濕了這些文書。

跨過門檻,履了交接的規程,與屋裏的太監們互相對了一遍冊名,洪竹這才放下心來,小心翼翼地在表上畫上押,將懷裏的文書遞了過去。

中書是慶國處理朝政的中樞要地,往常的地位並不如今曰這般重要,因為還有位宰相在總領六部,一應奏章總是相爺提筆過目了,才會入宮請旨意,而現在權相林若甫已經黯然歸鄉,中書省的地位一下子就突顯了出來,陛下又提了幾位老臣入中書議事,並且將議事的地點就投在皇宮的角門之外,方便聯絡。

如今在中書裏負責朝廷大事的,是舒大學士及幾位老臣。

微寒的秋風從宮前的廣場上刮了過來,洪竹搓了搓手,嗬了口氣,安靜地站在門外,等著這幾位老大人的回章。他這時候還不能離開,老老實實地站在門外,豎著耳朵聽著裏麵的動靜。

間或有官員從他的身邊走過,都很客氣地向他點頭示意。洪竹知道自己身份,趕緊微笑著行禮。不過沒有人覺得他呆在中書省臨時書堂的外麵很奇怪,因為都知道這位小太監的職司。

偶爾有些宮裏派出來服侍老大人們的小太監看見他,畢恭畢敬地向他行禮,請他去旁邊的偏房裏躲躲寒。洪竹對這些小太監就沒那麽多禮數了,自矜地點點頭,卻依然堅守在門外。

他今年不過十六歲,在皇宮裏卻有了這麽一點點小地位,原因就是,他每天的工作是皇宮裏極重要的一環,而更關鍵的是,他姓洪,所以宮中一直在流傳,他或許與洪老公公是什麽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