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子司馬遹回京就做了兩件事,一是拔除了賈後、趙王一黨,掌握了朝中大權;二是通過裴家將善意傳遞給了天下世家,引起世家內部產生巨大分歧。一部分像裴家、羊家甚至連琅琊王氏王衍一支都選擇了跟太子合作。
但是其他世家依舊看衰太子,對於太子釋放出來的善意視而不見,反而加緊了跟其他諸侯王之間的合作。自從賈皇後被廢之後,齊王、成都王等有實力的王爺莫不是在加緊提升自身實力。
對於世家們這些異動,司馬遹也很無奈,他確實沒有一棍子打死天下世家的意思,隻是世家跟太子之間的隔閡太深,使得他們雙方根本不敢相信對方給出的承諾。
可司馬遹又不能將他們一刀切,他隻想通過一些改良手段,將世家門閥改造一番罷了。因為他知道世家是不可能被消除的,這東西就像野草一樣,今天他消滅了一些,明天就又有新的世家出現。
而且這些世家當中也不乏人才,比如陸氏兄弟,那都是大才。
中國人是講究出身的。這其中有著傳統的血統論的因素,也有著一些自然的傳承觀念在裏麵。中國曆史上的世家子弟也往往能幹出些名堂來,一則不辱沒先人開創的局麵,再則自己也為家族的門楣平添光耀。
由於一直沒有得到世家大族正麵回應,司馬遹隻好召集自己麾下商議對策,最後大家決定采取類似推恩令一樣的分家法,強製削弱世家的實力,但是由於時機尚未成熟,使得這個提議還隻在朝中幾位大臣中間流傳。
“殿下,既然我們有了這麽多後備人才,那為什麽不立刻將他們召到京城呢?”
“嗯,這就是孤今天要跟各位大人商議的另外一件事,孤準備推行科舉製,以代替眼前朝廷在選拔人才方麵實施的九品選官製。”
“科舉製?殿下何為科舉製?”眾人有些不解,就是張賓也有些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