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2月7曰,光緒28年臘月二十九,除夕。
今年的冬天顯得的往年更冷一下,江邊積滿深雪。然而,由於開動了蒸汽掃雪機鐵路依然暢通無阻,這是一條隻有二十幾公裏長的米軌礦用鐵路,連接著碼頭、鐵廠、礦山。
雖是一條廠礦鐵路,但每條側線上的數列滿載著鐵礦石的貨車,說明了這裏礦藏的豐富。這豐富的礦藏使得馬鞍山這個原當塗縣最荒涼的角落遷來了許多粗野的人,生活開始沸騰起來。
山坡上是黑壓壓幾乎不見天曰的密林,再往上是高聳的光禿山頂,覆蓋著厚厚的一層白雪,經過蜿蜒曲折的丘陵,這列小火車沒著小鐵軌正在向上緩緩地蠕動著。
雖是廠礦鐵路,但在這小鐵路上,運行的卻也有客車,客車不過是運礦的火車臨時加掛的貨車車廂罷了,而所謂的客車車廂,不過板條貨車廂改成的客車,點著油燈的簡陋的長車廂裏坐著幾十個人,其中大多數是工人,經過在鐵礦的整天的勞累,坐火車回去休息。至少有十幾個人,從他們積滿塵垢的麵孔以及他們攜帶的安全燈來看,顯然是礦工。
他們坐在一起吸旱煙,低聲交談,偶而平視車廂對麵坐的兩個人一眼,那兩個人身穿製服,胸前帶著徽章,這是礦警,礦警就是過去護礦隊,可現在卻成了警察,對於雲集在馬鞍山的各地工人來說,這是個新鮮的詞,這不過是幾個月,袁世凱為了臉麵把衙役變成了警察,駐進天津衛時,才發明出的詞來。
不過一進臘月,經江淮路礦公司報請安徽巡撫,以礦區聚數萬礦工,因地域之爭,常起鬥毆為名,江淮路礦公司警察處算是成立了,而警察就是過去的護礦隊,雖是新鮮,可卻讓這江淮路礦公司擁有了名副其實的“執法權”,不僅馬鞍山,即便是淮南也建了公司警察局,負責礦區治安,處理鬥毆、偷竊和礦內匪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