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倏的說法,也是事實,不管鹽業如何的賺錢,都遠水不解近渴。對現在就要開工的大運河工程,沒有半點的幫助。
“到底要如何搞錢呢?”劉宏又犯愁,思來想去的,就是沒什麽好辦法。
“難道再向銀行貸款?”想到這裏,劉宏不禁搖了搖頭,“能想別的辦法,就要用別的辦法解決。貸款,隻能是實在沒有辦法之後,才能選擇的。否則都用順了銀行,有點兒事情就找銀行,銀行有多少錢,也禁不住折騰。”
“可是不貸款,還能從什麽地方弄到錢呢?”劉宏左思右想的,猛然間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不能直接貸款,那就試試國債吧,印點兒國庫券,看看能不能籌措到工程的費用。”
“陛下,國庫券是個什麽東西?”
劉倏對國庫券好奇,他更對劉宏想法相當的好奇。他就不明白了,劉宏的小腦袋裏,到底裝這些什麽東西?為什麽他和別人不一樣,老能整出些新鮮玩意呢?要不是劉宏是皇帝,他甚至都想把劉宏的腦袋撬開看看。
劉宏不知道劉倏的想法,還耐心的給劉倏解釋呢,“皇叔,國庫券說白了就是國債。以國庫的收入作保,向全民借債,到了時間之後,再返本付息。”
“噢,是這樣。這個東西微臣不太清楚,還是陛下自己拿主意吧。微臣還是抓緊時間,去弄那個鹽業改革的事情。”
劉倏可是老實人,他被他這突然的想法,嚇出了一頭的汗。為了不讓劉宏看出異常,他連忙找了個借口,就順勢跑掉了。
“我曰,真是個滑頭。這東西我就是確定不了,才問你的。要是我能拿的定主意,還問你幹什麽。”
國庫券這個東西,在漢朝絕對是個新鮮玩意,老百姓到底認不認,劉宏也拿不準。畢竟劉宏記得,在前世八十年代的時候,國家也發行過那東西。最後老百姓不認,隻能強行攤發下去了。連後世的百姓都不認識,這漢朝的百姓,感覺上就更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