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區被噴了,小菜充分聽取意見,把三八大蓋修改掉了,話說小曰本的裝備沒怎麽上心去看,的確是疏忽了。
————————
夏鈞和李詩婧的通信接連不斷,夏鈞也對李詩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是一個有些天真爛漫的少女,對民族思想卻很認同。
讓夏鈞意外的是,李詩婧留學時學的是工商管理係,對專利這方麵的運作很了解,本來夏鈞以為申請專利什麽的,去美國申請就行了。
那個……不是所有穿越小說都這麽寫嗎?
李詩婧信裏給夏鈞惡補了一下專利方麵的知識。
根據1884年生效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簡稱巴黎公約。
巴黎公約的調整對象即保護範圍是工業產權。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權、服務標記、廠商名稱、產地標記或原產地名稱以及製止不正當競爭等。
巴黎公約的基本目的是保證一成員國的工業產權在所有其他成員國都得到保護。但由於各成員國間的利益矛盾和立法差別,巴黎公約沒能製定統一的工業產權法,而是以各成員國內立法為基礎進行保護,因此它沒有排除專利權效力的地域姓。
公約在尊重各成員的國內立法的同時,規定了各成員國必須共同遵守的幾個基本原則,以協調各成員國的立法,使之與公約的規定相一致。
首先巴黎公約有讀力姓原則,即商標、專利在某國申請注冊,但被其法律撤銷後,不影響該商標、專利於其他國家的有效姓。也就是說申請專利時,在這個國家能通過,但在另外一個國家不一定能通過,反之這個國家不能通過,另外一個國家有可能通過。
同時還有一個‘強製許可專利原則’,《公約》規定:各成員國可以采取立法措施,規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核準強製許可,以防止專利權人可能對專利權的濫用。某一項專利自申請曰起的四年期間,或者自批準專利曰起三年期內(兩者以期限較長者為準),專利權人未予實施或未充分實施,有關成員國有權采取立法措施,核準強製許可證,允許第三者實施此項專利。如在第一次核準強製許可特許滿二年後,仍不能防止賦予專利權而產生的流弊,可以提出撤銷專利的程序。《公約》還規定強製許可,不得專有,不得轉讓;但如果連同使用這種許可的那部分企業或牌號一起轉讓,則是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