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天!
萬分感謝阿曆、睡來睡去兩位同誌的打賞!
————
孫道仁手上的炮兵營隨即在官道上一字擺開。
福建練成的暫編陸軍第十鎮,由駐閩湘軍改編。第十鎮炮隊實僅一個過山炮營,其中新式克虜伯過山炮隻有幾門,其他都是江南製造局仿製的。
“大人,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炮兵陣地在哪?”炮兵營的人跑來向孫道仁報告,孫道仁指著大洋山的方向,“應該在那裏。”
不過孫道仁隻是指出了方向,保安團的炮兵陣地具體在哪卻是完全不知道,保安團的炮兵連在選擇大洋山作為炮兵陣地後,已經在大洋山早到了隱蔽位置。
離戰場大概四千米,這麽遠的距離,清軍隻能依照炮彈的軌跡分辨出方向,卻不一定能算出距離。
孫道仁指出一個大致方向後便不管了,這個年代的炮兵理論,隱藏與不掩藏是一個爭論姓的主題。
第十鎮的炮兵營在孫道仁的指揮下,那些山炮就這麽大搖大擺的將火炮拉到官道下麵的河灘上,大概五分鍾的之後,從炮彈軌跡判斷出了保安團炮兵連的位置後,便朝著大洋山方向進行射擊。
……
大洋山炮兵陣地!
清軍火炮一開火,炮兵連連長便拿起對講機(二戰時的步話機級別,可在20公裏內通話)。
“報告團長,我連遭到清軍炮擊,未被命中。”
“發現清軍炮兵陣地了嗎?”夏鈞問道。
“發現了,在河灘上,極為分散。”
“很好,立即停止炮擊,給你30秒瞄準清軍火炮,30秒後進行火力覆蓋……”夏鈞在指揮部聽到報告後下令道。
步兵決戰前,炮兵才是主角。
“是,屬下明白。”
……
清軍炮兵陣地朝著大洋山方向連續射擊了兩輪,當火炮兩次射擊後複位時,大洋山上的炮擊突然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