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興幣發行後,夏鈞開始處理手中的那些工廠,由於攻克福州,馬尾船政局也被華東臨時政斧接收。
馬尾船政局是滿清在甲午戰爭時期投資的一家規模較大,設備較為齊全的造船廠,目前所造過噸位最大的船是1900多噸級的通濟號練習巡洋艦,更大的就沒有了。
謝葆璋已經趕往福州馬尾視察造船廠的情況,謝葆璋在視察了造船廠之後,報告夏鈞說造船廠情況正常,一千多名造船工還在馬尾,就是造船廠已經拖欠了他們三個月的工錢。
“馬上讓財政部下發薪金,把拖欠的工錢全部補上。”夏鈞馬上打了一個電話出去,把事情交代清楚,開始籌劃振興造船業。
造船需要技工,以馬尾造船廠的那些工人顯然沒有能力製造更大的艦隻了,特別是造軍艦。
夏鈞並不想直接從兌換平台上購買造船設備,以為那非常昂貴,還不如從其他國家那裏買。
技工方麵,最好也是從其他國家雇傭,然後變培訓自己的造船技術人員。
夏鈞打電話去詢問謝葆璋,問道:“有無合適主持造船之人選?”
“報告委員長,人選倒是有一個,已經被我招進海軍之中了。”謝葆璋顯然早有打算,對此方麵的人才亦有收羅,並且招進了海軍。
“哦,那明天讓他來建安見我。”夏鈞大感意外,又驚喜的對謝葆璋說道。
……
翌曰,一個叫王成義的人進了夏鈞的辦公室,他就是謝葆璋推薦去主持馬尾造船廠的人選。
王成義看上去二十七八歲的模樣,是福州人,與謝葆璋是同鄉。曾留學英國學習造船,畢業後在英國一家造船廠當管理,前不久接到謝葆璋的來信,便辭去了英國造船廠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了福建。
夏鈞在辦公室和王成義談了許久,雖然他不懂造船,不過看得出王成義的幹勁很足,他對未來充滿憧憬,不過前提是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