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天,夏鈞皆在上海縣政斧大樓(原縣衙)中接見那些民族銀行老板和錢莊老板,上海此時的民族資本金融機構大概有三十多家。
夏鈞接見了大半金融機構的老板,從他那裏得知,他們手上的資金並不是太多,東拚西湊下來,夏鈞能貸到的也隻有五千多萬,這還是這些老板賣夏鈞麵子。
對此,夏鈞也投桃報李,在規範了金融行業的同時,允許他們在浙江、江西、福建設立分行。
雖然他的華東銀行也屬於同一行業,不過夏鈞希望出現更多規範的金融機構,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能弄到五千萬兩白銀也算不錯了,換成複興幣也就是7142萬左右,資金確實較為龐大了。
在利息方麵,這些銀行、錢莊也給了夏鈞優惠,隻需要4厘的利息,也就是4%,且不需要抵押,三年後還清。
有了這筆錢,夏鈞也就能渡過最為艱難的時刻。而11月的民心收入也在12月1曰到達,此時夏鈞治下人口5400萬,民心指數略有上升,達到2.5,11月民心上的積分收入為1億3千500萬點積分。
有了這筆積分,夏鈞就可以一展雄途。當然,首先得滿足內部發展需要,夏鈞一拿到先期的1500萬兩,馬上就給水利部撥了2000萬元水利款,先期先撥款500萬修繕開工,工程款後續撥付,其他的錢先存在華東銀行吃利息。
華東銀行的資金大多數抽去修鐵路和參股華東集團其他公司了,存款準備金率僅有13%。
在銀行與企業方麵,夏鈞走的是德國的道路,即銀行與企業互相參股,因此夏鈞這次大規模投資化肥、化學工業,以及內燃機製造廠之類的,設備他從兌換平台上購買,原材料、工錢等由華東銀行的資金來墊付。
當然,這些原材料和工錢方麵並不需要多少,畢竟原材料隻要轉換成產品後就能將資金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