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坐在屋內,燭火已經燃盡。黎明的曙光透過窗戶,照進了鬥室,也使得房間裏顯得不是那麽昏沉。
鄭言慶靠著牆,怔怔的看著發白的窗紙,思緒萬千。
一夜沉思,他似乎揣摩出了其中奧妙。漢王招攬關東世族,是出於對未來的恐慌。
楊堅有五個兒子,太子被廢了,蜀王楊秀被囚禁了。而這一切,都隻是為了給楊廣讓位。天曉得會不會輪到楊諒,特別是隨著獨孤皇後的離去,楊諒的恐懼,曰益加深。
這一點,楊堅未必會了解。
但楊堅不了解,卻不代表著楊廣不了解,楊素不了解。
楊堅的身體大不如前,楊廣登基,隻是時間的問題。他登基之後,需要向世人展示他的能力。不單單是行軍打仗,最主要的是一個帝王的威嚴。楊諒這時候湊過來,無疑是給楊廣了一個好機會。莊公克段於鄢的故事,楊廣不可能不知道。
春秋時期,鄭莊公有一個兄弟,名叫共叔段,對莊公的王位,一直虎視眈眈。
莊公明知道共叔段的野心,卻不加以疏導,反而放縱共叔段,令其野心不斷膨脹。
如果說一開始,共叔段隻是有一個想法的話,那麽在莊公的放縱之下,那想法就變得越來越清晰,野心越來越大,最後起兵想要奪取王位,被莊公一舉擊潰。
鄭言慶覺著,楊廣和楊諒,與那莊公與共叔段,何其相似?
楊廣如今恐怕是想要效仿鄭莊公,將來再收拾楊諒。而曆史上,楊諒手握並州精銳,手下猛將如雲,謀士無數。如此雄厚的實力,卻在短短時間內,被楊廣擊潰。
是楊諒無能?
要知道,楊諒也不是初上戰陣的菜鳥。仁壽年間,隋朝數次對突厥用兵,楊諒都參與其中,更出任並州行軍總管。這牽扯到具體的戰術,無能之輩,豈能領兵?
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楊諒從上諫要求加強太原軍備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成了楊廣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