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壇子楊梅湯,被這師徒兩人喝了個精光。
李基似乎很開心,而言慶也非常高興。
分別時,李基把書袋係在青驢的背上,伸出手揉了揉言慶的腦袋瓜子。
“小妖,你最近風頭有些盛了。”
“哦?”
李基輕聲道:“你年紀小,又聰明,前些曰子吃了些虧,所以不免想要出一口氣,這也沒什麽。隻是要把握好尺度,當退則退,切莫一味的逞強。你最近的聲名過於響亮,恐怕會遭人嫉妒……乃至於你們鄭家那些老狐狸,也會感覺壓力。
子曰:過猶不及。
這四個字,你必須要牢記在心。你如今還是求學問的年紀,有些風頭不出也罷。”
話語中,帶著濃濃的關切之意。
鄭言慶也不是那種不識好歹的人。聽李基說完,他心裏也不由得暗自一驚……
自從他返回洛陽後,的確有點出風頭了。
短短兩個月,他先後盜用了賀知章的詠柳,於謙的石灰吟,還有元稹的離思三篇詩章。這許多詩章流傳千年,自然是經過了時代的考驗。他以未滿弱冠之齡,做出這麽多的詩章來,的確是有些過了。加上之前的清明和詠鵝,言慶感覺臉有些發燙。
李基笑了笑,也沒有再說下去。
鄭言慶一揖到地,“多謝先生提警,弟子險些失了方寸。”
“恩,少年氣盛,這本沒有什麽了不得,你才情高絕,我這個做老師的,也很開心。
但我希望你還是能靜下心來,好好求學問。
聽說你那祖父的生意不錯,想來也不會有生活之虞。既然如此,切莫再分心他處。”
“弟子牢記老師教誨。”
“好了,天也不早了,早些回去,路上多小心。”
此時的李基,說起話來不像是一個嚴格的老師,更像是一個慈祥的父親。
鄭言慶點了點頭,跨上青驢,踏著斜陽的餘暉,向龍門山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