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寫在章首:沒辦法,昨晚又有讀者質問我:為何強推了還是一天一更?我在他正義的目光中,低下了罪惡的頭顱……
好吧,我再羅嗦一句:今曰仍舊一更,但仍舊是6000多字。我很費解,為什麽大家隻看每天更新的次數,而不去看更新的字數呢?你們若真樂意的話,好吧,我把6000字拆成3章,早中晚三次發,行不?
再P再S:今早我修改了前麵大家不太滿意的幾章,嗯,求各位收藏,推薦,多謝。)
***********************************************
一百兩銀子是個什麽概念?
洪武年間,天下產銀不多,又缺銅製錢,於是朱元璋在洪武八年發行大明寶鈔,古代人根本不懂什麽叫通貨膨脹,什麽叫貨幣準備金,什麽叫貨幣信用,寶鈔提舉司能印多少便發多少,可惜寶鈔極易被偽造,而且寶鈔用紙不能耐久,朝廷又隻發不收,於是……朱元璋悲劇了,發行大明寶鈔的當年便造成了通貨膨脹,貶值極快,百姓們普遍對其不信任,雖然朝廷三令五申要求民間流通必須使用寶鈔,可是百姓們都不認帳,暗裏仍以銀子為流通貨幣,甚至寧願用以貨易貨這種原始的交易方式,也不願使用寶鈔來給自己添堵。
相比之下,現銀的購買力便大大增強,明朝時,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二石,一石等於九十多公斤,如此一換算,一百兩銀子可以買二十噸大米了。
這對於剛剛還身無分文,餓著肚子的蕭凡三人來說,無異於天降橫財。
他們當然不會傻得把銀子都拿去買大米,但至少太虛喝酒吃肉是絕對可以滿足了,小乞女可以添幾身新衣裳,蕭凡呢?他卻實在想不出自己有什麽地方需要花錢。
這真是個幸福的悲哀,錢多到不知該怎麽花了。
“當大款的感覺如何?”蕭凡笑問太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