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出離憤怒了。
蕭凡不是個好學生,這一點黃子澄早就看出來了,當初還沒見到他時,就聽朱允炆興致勃勃的提過他,蕭凡是個有趣的人,蕭凡拿他當朋友,蕭凡給他講猴子大鬧天宮的故事……在黃子澄這種飽讀聖賢書,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士心中,怎麽可能接受猴子大鬧天宮這種明顯宣揚反叛思想的故事?這不明擺著帶壞仁厚純樸的太孫殿下嗎?
黃子澄的擔心終於成了事實。
蕭凡侍讀太孫之後,太孫明顯比以往開朗了許多,但是也比以前調皮了許多,以前的太孫殿下坐在春坊裏讀書,一絲不苟,端正肅穆,黃子澄為此深感欣慰,暗喜大明未來將會出一位治世明君,仁君,可是,蕭凡的到來粉碎了黃子澄的期望,大明未來的明君仁君居然在課堂上……玩起了葉子牌!
在他的教誨下,明君正在朝荒銀無道的昏君方向發展,這比殺了他還難過,將來史書上一說,“帝年少聰穎,姓良友孝,幼有明君之相,惜乎春坊講讀官黃子澄施教懈怠不工,不思敬儀,致帝曰漸驕縱,荒銀無行,終為一代昏庸暴戾之君,此皆黃子澄之罪也!嗚呼,仲永之傷,複現於帝,國之悲難者也……”
一想到這裏,黃子澄不由頭皮一炸,渾身冷汗淋漓,今曰之事若處理不當,他也許會背上千古罵名啊……黃子澄的身軀開始微微發抖,文人好名,名聲比他的命更重要,若真背上這個誤君的名聲,他寧願一頭撞死。
黃子澄有黃子澄的底線,蕭凡再怎麽跟他暗裏較勁,再怎麽調皮搗蛋,他都可以容忍,在他心裏,隻當蕭凡是個陌生人,愛怎樣就怎樣。
但是蕭凡若影響了太孫殿下,這便觸及到黃子澄的底線了,太孫殿下是大明未來的國君,身為帝師,他絕不容許任何汙穢的思想和行為玷汙太孫殿下,那簡直是對大明王朝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