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年級

10 鳳池誇

這裏是十年級。

北風卷地白草折,冬天正在到來。

高考教育借走了大多數青少年本該熾熱的青春——以成才的名義,卻難以在多年以後,還他們大多數人一個美好的未來。

如此的錦瑟年華卻要為所謂的成才教育所主導,在將來的某一天想想,活了這麽久,竟然什麽別的事情都沒幹,什麽深刻的印象都沒留下,甚是可悲。

所以要努力為自己的青春,盡可能多地保留一份純真與夢幻、**與活力。

念筱菀這樣想著,是因為她想和班裏的同學一起做好一項活動——紅歌合唱比賽。作為文藝委員,她和班長寧子虔一起負責組織這項活動。

2010年是“一二 九”抗日救亡運動75周年。那一年冬天,北平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

11月初,花州一中按照省教育廳和團省委的要求,決定舉辦這一次紀念“一二 九”75周年的紅色經典合唱比賽。漸治平雖然不高興搞這些娛樂活動,但上級的決定也得照辦。

這次活動要求高一全體班級參賽,抽簽分為三組,每組八個班級,分別在12月9號當天的上午、下午和晚上表演。寧子虔自帶極端屬性,為14班抽到了“24”號,最後一個表演,大家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班會上,文藝委員念筱菀說:

“我們站上舞台,就是因為情懷!

我們不談排練的疲憊,不談條件的艱辛,不談學習的影響,甚至不談最終的名次!

我們隻談合唱的樂趣,隻談集體的友誼,隻談青春的烙印,隻談聚光燈下的情懷!”

大家熱血沸騰,誓言共襄盛舉。

參賽歌曲為兩首,一首從指定歌曲中選擇,是二十首多聲部的經典紅歌。另一首自選,但必須為多聲部的積極進取的曲目,大家提議很多,但大都不符合多聲部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歌曲也難找樂譜,最後為了保持風格統一,寧子虔拍板從指定歌曲中選了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