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如果命運可以聽見我說話,我想對它說些什麽。我說要感謝命運,讓每一次分別都銘心刻骨,每一次相遇都恰到好處。
盧光本來叫盧誌光後來因為登記戶口的叔叔或者阿姨的粗心,他就很自然的成了盧光。後來遇到的人一直叫他盧光,盧誌光就被遺忘,包括那些曾經記得的人。
他想,重複做一件事可以改變一些固有的屬性,就像讀書多了可以覆蓋掉空白的腦袋一樣。三人成虎,可以類比。這個道理早就被人明白的說出來。生活的遺憾有時是,我們用一天一年甚至一生才能明白一個別人已經著書立說的道理。
18歲,盧光正要麵對高考。於他而言,18歲的天空是三點一線,隻不過這線中間串了幾個核桃、一顆珍珠。
這顆珍珠是林沐沐,盧光的同班同學,並不是同桌。
核桃是樂傑,陳坤,季東,柳山。盧光的室友。
盧光成績還算不錯,老師不止一次在班裏誇獎他思維不錯,有自己的想法,以後一定可以上個好大學。
上學時候老師的話具有導向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同學們都樂意同盧光交流,也正因為如此也讓盧光有了很多表現的機會。
這天吃過午飯,盧光桌子上擺了瓶雪碧伏案刷題。他喜歡喝雪碧,因為其往往在飲後要吐出一口氣,令人神清氣爽。
老師找到盧光,讓他在下午第一節課講一張試卷,老師有事請假了。盧光應下了。
以往是發言,現在是授課,角色變換的很突然。三尺講台之上,不僅要把握這四十分鍾的節奏。還要麵對同學們那麽多雙眼睛,緊張,很緊張。
盧光午休將要表達的內容在試卷上列了很多,密密麻麻,像極了一個將要上戰場的士兵的背囊。同桌樂傑破天荒的也在午休看起了這張試卷,他以往都是看計算機程序的書,對於計算機他近乎癡迷,床頭床尾都是計算機的書。同學們與電子有關的問題全靠他,有著小王子的美譽。樂傑一邊看試卷一邊給盧光鼓勁,對於盧光他有著充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