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反問者

第三十八章 缺陷

“好的。人類曆史上每一次技術進步,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勞動力技能進一步提高的同時,也將更多勞動力解放出來,主動或被動的投入到其他領域或行業中去。但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影響,是難以想象的。”

“貨運、物流、建築、製造加工行業等,一個集團公司無人化運作的比例,如今已高達76.75%。人工智能影響的不僅僅是幾十萬個工作崗位,我們所影響的,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勞動力。很多人認為,這是問題所在。”

“不。”靈珠搖了搖頭:“人工智能帶來的創新性破壞,勞動力淘汰,技術和財富更加集中於某些區域這些問題雖然存在,但也是相對戰爭而言,西方媒體用來轉移國內矛盾更好的借口。對當事人而言,失去工作是一件可怕的事,放大了看,這是文明發展的一個階段。”

“理想情況,舊的崗位被消滅的同時,就會有新的崗位被創造出來。全世界都在加大教育的持續投入,鼓勵各類新興服務行業,就是這個原因。一方麵,教育可以帶來高端人才,另一方麵,就是勞動力的再就業和培訓。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解放雙手的人類將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提高自我;有更多的精力從事情感陪護,藝術,高端技術,宇宙開發;能更好的為貧困和落後國家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全球大同。”

“雖然現實情況和理想完全不同,但這確實是人類可以努力的方向。”

“現在的醫療,護理,理賠,法律谘詢這些行業,老百姓都逐漸能享受到一條龍式的私人服務化,是比幾十年前的狀況好太多。而且這些從業者有人工智能的幫助,專業能力也更強。”段佳佳插了一句。

“不能跟上時代的勞動力隻有被淘汰,人類一直都是這樣前進。”靈珠肯定了女孩的說法:“剛才所說是理想狀況,實際上,如今人工智能的成果向應用方麵轉化相當慎重,轉化率甚至低於基因和核能等行業。再加上七年前的事件,各國才得以用明文約定,進一步放緩這種發展。而在李用昌博士的眼裏,這種危險性明顯加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