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是一個漣漪。
也就是說,邯鄲是一個波,一記強勁的W**E。它始自一小片自有永有的空地。
空地是一種風不改向的地方。土像水一樣平,風橫貫南北,凍死的鳥隨風疾飛,直到開春才會掉下來。
聖經裏叫曠野,曠野裏有羊,有荊棘,適當有火。而在黃河流域,並沒有神跡,不會有說話聲從雲中傳來,不會有火在石頭上刻下嗬嗬兩個字,更不會在有泉水在蟻穴裏噴出來。也沒有曠野這種說法,人們非常節省,不會用兩個複雜的字形容一個無謂的事物。他們喝完了粥,指著荒無人煙的空地,說沒事不要出去。
邯鄲的第一件事,一個不明瞬間,就從這裏開始。
有一天,一個人在黃河岸邊挖了一個坑,然後走了。後來坑被發現,人們圍成一圈,抬頭看看星相接著往下挖,有水滲出來,成了井,更多的人陸續過來飲馬駐足,釀酒打鐵洗衣舂米,地上開始有孩子與狗在跑,邯鄲出現了,在大地上熱氣騰騰的一片,聲勢浩大地越過兩千多年,向未來綿延下去。
目前沒有史料表明,挖坑的那個人不是荀子。就是他在一小塊從無人跡的空地上,用一個坑開啟了邯鄲。
荀子是春秋時期最難揣摩的人之一。那時候人們安於現世,對大部分事情都隻是哼一聲,米就是米,米不是什麽飽暖,無關什麽社稷。但荀子是一個異類,他非常飄忽,是那種吃完飯會發一會呆的人。
史書說荀子出生於邯鄲建城之後,是一個卡在儒家門口的學者,但這種說法並不確切。荀子的身世不可考證,他的著作也大都草率模糊,有的是錯的,有的根本沒有什麽意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種傳世名言顯然是廢話。
然而這一切都不重要,做學問隻是一個幌子,他每天最重要的事,其實是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