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南宋朝廷群臣昏庸,以致金人和蒙古國紛紛南侵,使得大宋朝的國土一寸一寸地被敵國侵犯,大宋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好不淒慘。
可宋君昏饋無能,任用奸臣,雖有嶽飛、韓世忠等人勇於抗金,收複了不少失地,成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但終因奸臣誤國,君王無道,英雄之才未能盡展,使得許多忠臣含冤受獄,蒙受曲辱。
當年嶽飛便是被秦膾害死,秦膾為了討好金國,背叛國家,在皇帝麵前挑撥離間,最終皇帝發一十二道金字詔牌,將嶽飛生生詔回臨安,便是如此一個忠臣,最後被以莫須有之罪名,含冤慘死於風波亭,在臨死之前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可見他忠義難成,大業難成,胸中無限冤情,隻有向蒼天傾訴!
這嶽飛乃南宋有名的抗金英雄,他的事跡被曆代人廣泛頌揚,不少文人武士,江湖豪傑,均以他的言行為榜樣,不少話劇戲台之上,傳頌最多的也恐怕是他了。這唱曲的女子將英雄報國無門,忠心難被君王識得的淒婉惆悵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讓人不覺想到當今天下大勢,大明朝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內有李自成數萬起義軍的滋擾,外有清兵鐵騎正在長城之外,對中原明朝虎視耽耽,用兵甚緊,而明朝雖有精兵數十萬,但軍中無大帥,缺乏經天緯地之才的統領大將。
雖有袁崇煥在山海關鎮守邊疆,但朝廷之內有魏忠賢這等奸臣,抗清的大事,履遭阻撓,前景不容樂觀。這袁崇煥就好比是忠義報國的嶽飛,而這魏忠賢便是這秦膾無疑了。這二人一忠一奸,實是大大的對比。
關雲飛被這詞曲觸動心弦,心道:“當年嶽王爺忠義報國,手中長槍讓金兵聞風喪膽,將中原大好的失地收複了大半,可當他直搗黃龍,信心滿滿的時候,遭奸人陷害,含冤入獄,他的冤魂不知能否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