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易和少陽回到郢城,南國的冬天,要比北國溫暖一些,從樹木上就能看出來,北國一派蕭條肅殺,灰黃色的主色調,大樹光禿禿的,野草枯黃,河流冰封,黃塵漫天,車馬行過,土煙滾滾,讓人不自覺的心冷膽寒。南國卻不一樣,自北向南,過了蔥嶺大山,南國一派碧綠,青蔥,看不出物候的變化,高山、低穀、沼澤、深林,青霧彌漫,水流嘩嘩,草木孕育,正待萌發。
郢城王宮內,少陽住在明璋宮中,明璋宮是整個王宮裏最漂亮的宮殿。建於三十年前,當時十六歲的夏無宜,登基為王,他一改先國王窮兵黷武的國策,同無薑國議和,停止了兵戈。戰爭結束,應龍國回歸和平,陰沉的社會,露出了久違的陽光,百姓們放下武器,拿起了鋤耒,荒蕪的土地,重新種上了莊稼,無人的沼澤地,開墾成了農田,夏無宜同全體國民,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應龍國漸漸繁榮富庶。夏無宜登基的第三年,他娶了王叔夏霞的女兒夏少英為夫人,二人青梅竹馬,因夏無宜不是嫡長子,不需要繼承王位,所以先王對他的管束沒有那麽嚴,他有很多閑時間,他不喜歡玩戈弄箭,就經常駕船跑到各地去遊玩,這時間,總有一個人陪著他,就是少英。二人一起登高山,一起下河流,一起看大樹,一起看貓熊,那時,夏無宜就喜歡上了少英,少英也喜歡上了夏無宜。後來,夏無宜的哥哥夏筇戰死沙場,夏無宜就成了王位繼承人,他每天都要學射箭,習武藝,不能再和少英出去遊玩,他和少英約定,將來一定娶她為夫人。夏無宜將約定,深埋於心,少英也時刻等著他,後來,夏無宜登基為王,第三年實現了他和少英的約定,娶少英為夫人。應龍國年年戰亂,窮兵黷武,國內十分貧窮,王宮各殿都是百年之前修建的,十分破舊,現在國力恢複,夏無宜便動了為王後建一座新宮的念頭,這座宮殿就是少陽現在住的。為了建新宮,夏無宜找來應龍國所有的能工巧匠,集全國智慧,修了三年。新宮非常漂亮,雕梁畫棟,金玉裝飾,恢弘壯麗,命名“寶玉宮”。少英在寶玉宮中,為夏無宜生了三個兒子,夏戕、夏丹和夏權,夏丹和夏權均沒有活到十歲,夏戕也在三十六歲時去世了,夏戕的死對少英打擊巨大,她過於悲痛,也於當年病逝。少英死後,夏無宜悲痛萬分,命人將寶玉宮封閉,直到熊易登基,熊易命人重開寶玉宮,並派能工巧匠修繕,改名“明璋宮”,少陽搬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