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春定後,眾人皆笑逐顏開,在種作辛勞之時,三百六十行皆各自營業,互不幹擾地生活著,雖有情怨愛愁、生老病死,離愁別緒,死去的人元氣進入法空門,經過一番隔世再造,輪回人間,麵容肉體,行為舉止與前世迥乎不同。是孟婆一湯斬斷情思,還是本身執念過淺,還是物是人非?這些都是。你看人間依舊延續著勃勃生機,活著的人好好活著。一切對亡靈哀思歸於一曲詩:
萬情畫扇中,獨樹芙蓉紅。
踏青繁花露,歸穿翠竹風。
逝人過庭前,回首月明中。
蹴鞠秋千鬧,碎夢章台人。
博文成熟之人都在這天,禁煙火,紀念戰亂時“割股啖君”卻燒死在山林柳樹下的介子推,隻有這些孩童們不知曆史,也不顧及未來,最天真無邪,話說丹若在這暮春時節也已五六歲左右,正獨自跑出來在河溪畔折紙撒歡時,遠遠看見有一彩舫過了蘆葦塘,停在前往壤駟穀的柏橋邊,船裏下來一俏女,一俊男,還拎著與丹若年齡相仿的一男童,眾人簇擁著這三人上了柏橋,那男童隨著大人的步子上階梯,險些摔倒掉進河溪裏,還好那男子拎扶著他。丹若就笑起來,想著這男童真迎人發笑,怪他不知柏橋階梯寬大,層層疊重甚高,小孩子豈能隨著大人一步一步走,就算是習慣上橋下橋的丹若,也會一級一級跳上去,雖然摔倒過,可還是喜歡跳來跳去。
一夥人過了橋,好奇地左右觀賞,隻聽到男童不時“哥哥”、“姐姐”地一路叫著,眾人跑前跑後喊著男童“小祖宗,當心些,磕著碰著小的們擔待不起。”的話,熱熱鬧鬧地走來。
這來人們打攪了丹若的心思,丹若遠遠問那些來者:“喂!你們這麽大吵大鬧,還讓不讓我安心折紙了?”眾人隻聽見有聲喊道,四處觀望,不見人影,就繼續相前,喧嘩如初。“你們聽到沒有!”這下那男童看到了丹若,撒開他哥哥的手,徑直跑到河溪邊的蘆葦裏來,眾人也都一窩蜂跟隨跑來。“你們從哪裏來?去往何處?在做什麽?”丹若問那男童,那男童說到:“我們從帝都來,來踏青。你在做什麽?”“你管不著。”丹若紛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