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番相贈好意,卻無端的引來一場血光之災,令人始料未及。
柳三妹心中悻悻然,隨手一彈,一物飛出,然後身形閃動,從一桃樹旁掠過。眼見一枝桃花擋道,當即隨手折過,順勢一揚。
無辜的桃瓣漫天飛舞,飄向橋下流水,隨波逐流漸去;而她的身影,亦在斑駁桃紅中隱退。如此情狀,豈非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那物飛出,落入儒子手中,不偏不倚,正是那枚荊釵。
溫良二子見母親離去,緊隨其後。柳三妹回過頭來,溫言道:“練劍去,不可荒廢了修真求道!”二子見母親不悅,言辭冷峻,隻得怏怏而回。
荊釵入手,儒子又是驚疑無比:“嫂嫂這一手隨意輕彈的指上功夫,力道和準頭均是恰到好處,似是毫無修為的胡亂一擲,又似是世間罕有的高明手法。她的身形看似尋常,實則飄忽閃爍,輕盈無比。這是為何?”
正自思疑,忽聽得那荊釵中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修仙又有什麽好?若是得與知己在一起,豈不快活似神仙?”正是柳三妹的留音。
自柳三妹離去後,儒子愁思百結,茫然無神,無心教導,隻好讓諸子在一旁對練。那荊釵中的留言又無時無刻的在心中響起,令他心神不定,不由自主的想道:“若是當真能與三妹在一起,打死我也不修仙!”
待諸子離去後,已是向晚。
儒子用過膳食後,清理了一番傷口,眼見四下無人,當即跑到屋後,打算拿出私藏已久的老酒,卻無意間翻出塵封已久的長琴。此琴乃柳三妹所贈,自她嫁作他人婦後,儒子心灰意冷之餘早已將它封存,此時又忍不住拭塵去封,一溫舊夢。
儒子除了習道修仙之外,還精擅琴醫兩道,每每弄曲遣懷,隻是桃源中無人與之為樂。此番知音無覓處的苦悶,非常人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