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子已失一臂,全力攻擊敵人時難免留下破綻。
白袍老怪見有可乘之機,說道:“小心啦!”伸指直取儒子胸口。儒子隻得急撤,左爪一回勾,化作掌向白袍老怪擊去。白袍老怪閃身一旁,剛一站定,笑道:“儒門真是英雄輩出!但你不顧性命的一味搶攻,卻是為何?”見儒子攻守自如,也不敢疏忽大意,還了一招,形似仙鶴疏妝,勾向儒子鼻子。
儒子隻得乘勢下避,說道:“聖人有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掌擋向白袍老怪的長袖。
白袍老怪催動內力,儒子整個身軀竟墮了下去。儒子直覺掌風直逼臉麵,見無處可避,情急之下,身子一縮,完全不顧禮法斯文,竟從白袍老怪**躥過。
此舉大出白袍老怪意料之外,須知儒門最為講求禮義廉恥,一切行為決不能超出禮法的節度之外;但儒子此舉當真是斯文掃地,節操盡毀。
白袍老怪先是一愣,隨即笑道:“不拘一格,難能可貴!儒門有此小子,老道佩服得很。”聽得風聲,不向前趨避,反向後急躍,又道:“老道風聞,儒子自創的玄術,果真讓人大開眼界。可是你仙身受損,不必強用靈力,否則貽害無窮。”
儒子笑道:“我喝了老前輩的一口酒,大飽口福,幾根骨頭捱捱老前輩的拳腳也天經地義。”
白袍老怪道:“當真能吃得消嗎?”儒子道:“但戰無妨!”白袍老怪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當即雙掌相交,左上右落,陰陽變幻,當中生出一太極圖。
《易經》中有論,無形生有形,無極而太極,太極周運不息,故而有陽氣;動極則靜,靜則至陰。如此一動一靜,陰陽互生,生生不息,以致無窮。
此時那白袍老怪的玄術看似動靜分明,實則又是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將門戶守得密不透風,已進化境,正是陰陽互動的精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