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拭劍天下

第四十二回 霜風激蕩重闕暗 朝雲暮雨不可期

原來,高起潛早把盧象升夜襲失利的事情報給了朝廷。但他卻隻說盧象升月夜劫營,犯了兵家之計。自己苦諫盧象升不從執意要去,結果中伏。他為國家大計,才令祖、劉不出兵的,以免更損兵卒。這些大臣,那知道其中的原委,紛紛怒斥盧象升貽誤朝廷,彈劾盧象升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鋪滿了崇禎的案頭。其實高起潛此舉,雖有認為月夜劫營不成的意思,但更暗含不讓盧象升成此大功的陰策。若盧象升成功,更受崇禎重用不說,豈不會使崇禎認為和議是錯的?到那時候,恐怕崇禎對自己就沒有好臉色了,以後盧象升會更壞自己的大事。奏章後麵更說盧象升私自出營進京,居心叵測。至於楊嗣昌, 盧象升的推測一點也不錯。那楊嗣昌果真是沒有為盧象升說話,相反還添了不少眼藥。楊嗣昌看了盧象升的奏章,就明白高起潛是怎樣搗鬼了。在驚服盧象升用兵之險,之能的同時,也不禁慶幸高起潛替自己辦了一件好事。原來他也有高起潛的想法,在崇禎麵前,楊嗣昌不但說盧象升夜襲是貪功心切,不愛惜士卒,更說盧象升經自己大力相勸,才回轉大營,如此桀驁不馴,恐以後難製。然後就建議大敵當前,先不治盧象升之罪,讓盧、高二人分兵拒敵,待退了清軍之後再說。崇禎 看了盧、高二人的奏章,分不清真假,但對盧象升月夜襲敵,也認為有違兵法。更對盧象升沒有宣調就私自離營很有不滿,聯想到前些時候盧象升報說河西大勝,高起潛卻說盧象升初戰即敗,後來小勝,清軍自動退到河東的事情,他本來對盧象升滿懷信任的,現在對盧象升也不禁懷疑起來。崇禎更怕以後盧象升挾兵自重,所以就聽從了楊嗣昌的建議,讓高、盧二人分兵拒敵。後人評價說,崇禎勤於政事,卻疑心甚重,用人不久。大明之亡,不無此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