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先生哪能不明白蘇啟的心思,笑道:“那位姑娘住在這鳳梧城外十裏的青桐莊,莊主楊元路是她父親,早年行走江湖,是位很有地位的捉妖師,母親也還健在,家中無子,隻有她一個女兒,尚未婚配。”蘇啟點頭含笑,沒有說話。
兩人告別之後,蘇啟便回了家,當晚便向父親說明心意,蘇延明也覺得兒子也已到了適宜的年齡,便托媒人去辦這件事了,蘇楊兩家門當戶對,更難得的是蘇啟和楊英情投意合,郎才女貌,這婚事也就順順利利地成了。
兩人婚後生活如膠似漆,蘇啟常與楊英吟詩作對,談古論今,楊英雖對詩文不是很通,但說起古今英雄,那可是說得天花亂墜,常聽得蘇啟瞠目結舌,心中更加佩服妻子的眼光見地,對待妻子也更是相敬如賓,隻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蘇啟和楊英的生活也不是完全的逍遙自在。
楊家隻有楊英這一個女兒,蘇家也是隻有蘇啟這一個兒子,而且蘇啟是三代單傳,於是這原本就被古人奉為大事的傳宗接代,到了蘇啟和楊英這裏,便更加重要了。
楊英的父親楊元路雖是一代豪俠,楊英受父親影響,於這等凡塵俗事本不放在心上,但她既嫁了蘇啟,就不能不為他和蘇家考慮,當然這也是為她自己考慮,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無子而被休的女人,她也不是沒有聽說過,雖然蘇啟性格溫和,蘇延明寬厚,但她楊英是一代捉妖大師的女兒,卻不能因此而為所欲為,讓父親母親難堪,蘇家待她不薄,她也立誓不能愧對蘇家,因此二人成婚不過一年,楊英的心思就完全放在求子上了。
忽有一天,楊英和蘇啟去城中的寺廟去拜佛求子,見寺中景色優美,便在寺中遊玩。走過一處僻靜長廊之時,忽然遇見了一個奇怪的僧人,這人身穿僧衣,手中卻持著一柄拂塵,頭上雪白的頭發梳成端正幹淨的發髻,蘇啟楊英見他裝扮奇特,不免多看了兩眼,豈料那怪人卻緊緊地盯著他二人上下打量,蘇啟被他看得渾身不自在,冷冷地道:“師父可是有什麽事要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