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源客棧,位於巴州山門鎮,距黑沙江懸索橋十餘裏,乃是這一帶最大的一家客棧。
鎮上人皆知,此客棧背後有些勢力,卻鮮有人知曉,這背後的勢力,乃是永州錙銖門。
錙銖門在各州均設分會,更有一些小的據點,作為日常行商行鏢的補給處。這財源客棧,便是其中一個據點,為往來客商提供食宿便利。
然而,就在這自家的產業內,南宮武卻發現,自己被人盯上了。
客棧一樓的廳中,擺著十幾套餐桌餐椅,此刻正是晚飯時分,坐了不少食客,其中至少有三張桌子的人,在南宮武一行踏入大門的刹那,不經意地瞟了眾人一眼。
他們隻是裝作不經意,因為其中一些人的演技著實太差,隻這一眼,便將眼神中的殺意與貪婪暴露無遺。
南宮武身後的鏢師不自覺地將手扶上了刀柄,他們久闖江湖,對危險的感知比南宮武更要敏銳。
南宮武不動聲色,跟著店小二,邁樓梯上了二樓,進了最內側的一個雅間。
雅間內,一位五十來歲的漢子,正焦急地踱著步子,見了眾人,立時舒展了眉頭,緊上前兩步,單膝跪地道:“袁崇寶見過二公子!”
南宮武急忙雙手相攙,道:“袁叔不必客氣,此番,還多虧袁叔冒死接迎,否則,那鏢車中的事物,怕是早已落入了賊人之手!”
此人,卻是不久前在懸索橋上,那個趕著騾車拉運稗草的農人。
“公子客氣了,令尊大人對屬下有再造之恩,屬下自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昔年,袁崇寶做生意賠了個傾家**產、妻離子散,悲苦絕望之下,欲投江自盡,恰逢南宮承業路經此地,考察建造財源客棧事宜,遂出手將之救下。一番交談之後,南宮承業覺此人頗有商業頭腦,隻是時運不濟,以致於淪落至此,遂大膽將之起用,任命他為客棧掌櫃。他受南宮承業知遇之恩,一門心思報效錙銖門,將財源客棧打理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