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城:軍方征用
校長辦公室裏,三個穿著夾克的中年人在書桌前正襟危坐,腰杆挺得筆直,兩隻手臂也像兩根直挺挺的木棍一樣向前伸著,兩隻手掌放在兩個膝蓋上。
見校長和胡博士進來,三個人嗖一下站起來,動作整齊劃一,就像被同時按下電鈕的機器人一樣。
“胡博士您好,”其中一位年紀稍長的國字臉夾克稍一停頓後,不快不慢地迎上前,與胡博士握手說,“我們是軍隊O**的職員。”
職員?怎麽聽怎麽別扭,像這種國家機構,應該叫工作人員才對吧。胡博士一邊與這位國字臉夾克握手,一邊這樣想著。
胡博士正想問O**是什麽機構時,國字臉夾克緊接著說:“我們正準備進行一項特殊裝備材料的研究,通過全麵謹慎考察,我們認為您是這項研究的最恰當人選之一。”
國字臉夾克沒給他插嘴的機會,繼續說:“當然,這還需要您的同意。不過,在您表明態度之前,還請先跟我們去一趟O**總部。”
對方如此不容置喙,要不是軍方的人,胡博士早就以他一貫的方式相符了:以沉默表示抗議,然後起身離去。
但這並不是說,胡博士不願意跟軍方接觸。相反,他有一個一直深藏在心底的軍人夢。
胡博士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軍人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曾披過戰袍,馳騁過戰場。不幸的是,他們最後都戰死疆場。
巧合的是,胡博士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戰死於戈壁灘上。更巧合的是,胡博士曾祖父戰死時,祖父剛滿周歲;祖父戰死時,父親剛滿周歲;父親戰死時,胡博士也剛滿周歲。
所以,不管是祖父、父親還是胡博士,都沒有親眼見過自己父親身披戰袍的樣子。其實,他們連自己的父親長什麽模樣都一無所知,關於父親的點點滴滴,都是從各自的母親口中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