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十年,五月初十,應天府,晴空無雲,天氣已經很暖和了。
應天府史稱金陵,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命劉伯溫等卜地測算,“定作新宮”,覺此地乃“鍾阜龍蟠”、“帝王之宅”的風水寶地,便征發軍民工匠二十萬人,填燕雀湖“改築新城”,曆時一年建成內宮,雕梁畫棟,壯麗巍峨。朱元璋大悅,入住新宮,改元洪武,正式建都應天,至今已有數年,下轄上元、江寧、溧水、江浦、句容、溧陽六縣。數年之間,應天府商賈日多,百姓樂業,四方紛聚,眼見得這都城已是初具氣象,日漸興旺。
新宮分皇城與宮城兩層,百姓俗稱皇宮。皇城開六門:正南洪武門,東南長安左門,外為長安街;西南長安右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玄武門。宮城又稱大內,百姓俗稱“紫禁城”,開有六道門:正南午門,東南左掖門,西南右掖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正北是北安門。在皇城與宮城之間還有兩道門,南為承天門,北為端門。
東安門外有座果仙橋,相傳張果老曾騎驢經過,故名。果仙橋是個熱鬧的所在,來來往往的小商小販,挑著擔,吆喝著從這頭走過那頭,又從東邊走向西邊。橋頭東邊的徐記胭脂鋪還不時地進進出出幾個漂亮的小姐丫環,朱文羽斜靠在橋邊的鎮橋石牛上,很愜意地隨意嚼著一根蘆草,懶洋洋地欣賞著仔細看哪個姑娘長得如何眉清目秀,哪個小姐執著一把啥樣的牡丹團扇,看到一個胖胖的老婦人也走進胭脂鋪,朱文羽不禁皺了皺眉頭,“靜立間肥豬照水,行動處胖鵝擺風,長成這樣也好意思上街露麵?呸!晦氣晦氣,今天天不好,把我隔夜飯都勾出來了,還不知是哪家的媒婆子呢?”厭惡地掉過頭去,繼續在橋下的河中尋找來來往往船上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