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延括雙手奉劍,跪在蘇記麵前,舉劍過頭,交那把最初的寶劍還他的父親。他五歲的時候,蘇記把這把劍給了他,意在讓他精忠報國,守衛邊疆。
蘇記歎了聲氣,他交還這把劍,意在棄武從文啊!
蘇記說,“你想好了?”
蘇延括點點頭,“父親不是曾經說過,如今用刀劍能辦到的事越來越少了嗎?”
蘇記點點頭,他說道,“可官場不像戰場,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事情比戰場上的打打殺殺更加複雜。你……”
蘇延括說道,“我打算參加科舉,希望爹能助我。”
“你真打算趟這攤混水?”
蘇延括扣頭,“矢誌報國,鏟除奸佞。”
蘇記滿意的笑了,“好,括兒既然有此誌願,我幫你。”
和若相依恰恰相反,這位武學出身蘇小哥可不怎麽懂文學,但他可是有個大官老爹的人,憑著絕對過硬的後台,他很輕易的就進入了京城最好的書院——槐笙院讀書。不過但這也僅僅是做做樣子罷了,私塾老師雖然是博士淵博,但他也知道這位官二代可惹不起,他的書院之中的弟子都是些官二代,有逃學的,玩忽職守的,認真求學的,說白了。這裏雖然名為最好,實際上是官家,富人的托兒所。不過這位打著衝刺科舉的官二代小哥卻一點沒有拚的勁頭,繁文儒學他都不怎麽感興趣,每天看上去很認真,但寫出的文章卻實在不出眾。但他本人更是不在乎,似乎有種對科舉已經手到擒來了的自信!私塾老師是對的。這位小兄弟不僅後台過硬,甚至硬得不得了。
一天晚上,蘇記把蘇延括叫到自家花園的柴房裏,一個蒙麵人在此已經等候多時了。蒙麵人看到他們進來,截下麵罩,露出真容表示友好。他是一位二十多歲的武人,身材魁梧,身上穿著漆黑的夜行衣。
蘇記介紹說,“這位是皇帝身邊的親信侍衛,名叫書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