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興國七年,遼景宗耶律賢帥兵南侵,於滿城兵敗,幸得大將耶律斜軫帥部下左右突擊,才將遼景宗保住,得以撤軍。同年秋,遼景宗因南征未捷,鬱鬱而亡。時耶律斜軫、韓德讓擁護蕭太後,立遼景宗的長子耶律隆緒為帝。趁著遼國新君初立,國內形勢不穩,宋太宗召集群臣商議,征集糧草,決定北伐,目的是要收回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雪昔日高粱河之戰之恥。
雍熙三年,宋太宗派遣二十萬大軍,分由三路大軍伐遼。東路曹彬為帥,中路田重進為帥,西路則以潘美為主帥,楊業為副帥,王侁為監軍。三路大軍齊進,諸路皆捷,連攻下雲州、應州、寰州、朔州等地。宋太宗直喜得合不攏嘴,然隨著米信率領的大軍於新城會戰失利,東路大軍曹彬在岐溝關被遼國大將耶律休哥所敗,此次北伐,便注定失敗。
敗局已定,太宗皇帝急令三路大軍撤退,命潘美、楊業、王侁率領的西路軍護送百姓內遷。在此之際,潘美、楊業已經率領軍隊撤退到代州。
天邊愁雲慘淡,陰風刮動,軍營帳篷發出瘮人響聲,整個軍營中亦是昏沉沉的,壓抑的氣氛令人難以喘息。帥帳之內,潘美居首位,楊業、楊延玉、王侁、劉文裕等人依次而坐。
潘美目光掃過諸將,道:“而今寰州再破,四州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聖上有旨,命我等帥兵護送百姓內遷,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眾將領聽了,均是低頭,無人應答。卻在這時,楊業站起身來,抱拳道:“屬下確有一策!”
“楊副帥請說!”潘美聽得楊業話語,心中頓時一喜。皆因西路大軍雖是以他為帥,但他知曉,無論是戰場上指揮作戰,還是作戰略部署,這楊業都要勝過他。
楊業道:“現下遼軍剛攻破寰州,士氣正盛,與之交戰,實屬不利。陛下的旨意,也隻是要我等護送幾個州的百姓入內,如今我們隻需派人密告雲州、朔州的守將在我等出發前先發,護送百姓上至石碣穀,然後再派弓箭手埋伏在穀口,以護百姓周全。而我的部下此時正駐紮在應州,屬下會令他們主動出擊,引遼軍來戰。到時候元帥您親帥大軍,自大石路出發,與屬下成犄角之勢,必能逼退遼軍,保諸州百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