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天下紛紛擾亂裏,征塵漫漫戰雲起。
縱橫捭闔無敵手,決斷殺伐有妙棋。
遍地流離填溝壑,滿腔忠義救庶黎。
英雄不令己失時,還將大義說強敵。
話說厲文山授徒,與翠姑解說什麽是真儒。
翠姑聽得高興,心領神會之際,向厲文山提出自己願做真儒,厲文山耐心指點。
厲文山道:“翠翠,為師我入仕前就在這真儒居自修四十年,三年前辭官歸來,又得了《觀魚大法》!
《觀魚大法》雖然艱深,但是為師我近來有所認識也有所進益,更是窺見一線天機!
雖然你體質柔弱,是個女孩子,但你是我的關門弟子,料來為師教你之後,你必然也會大有收獲。”
師徒二人正說話之際,有一個小僮進來說道:“老師,柳無名師兄回來了。”
翠姑聽了,往外看時,隻見一個四方臉,長眉毛,二十多歲的人走了進來,向厲文山道:“老師,弟子回來了。”
厲文山道:“無名,你下山去遊曆了這一番,有什麽感受?”
柳無名道:“老師,果然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弟子這一趟看到的是東八州戰亂,民不聊生,而汗皇朝廷卻是無動於衷,弟子明白了,真正的儒者,胸懷天下,想的是天下百姓,而不是為哪一個汗皇做奴才。”
厲文山道:“你總算明白了這一點!你師弟李詩劍兄弟二人目前占據了平安州,自領城主之職,依我看,你不如前去投奔他,共救黎民。”
柳無名聽了,說道:“弟子謹遵師父之命!”
翠姑聽這柳無名要前去平安州,心中不知有多少話想說,卻都是咽了下去。
厲文山看得分明,笑道:“翠翠,你想與他同去嗎?還是有話托他捎去?”
翠姑道:“師父,弟子拜入門下,還沒真正學到什麽呢。弟子要學上三年,有所成就再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