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運籌帷幄燈帳冷,征戰沙場夜風寒。
虎將才能扛鼎易,英雄韜略戰法玄。
力拔山兮何足道?腹有奇謀誰比肩?
兼修文武當踐誌,常念天下生民艱。
話說李詩君大戰馬榮,雙方鬥到二十合,馬榮心裏就急了:
我馬榮怎麽說也是大同汗國武考大比天下第六名,這小子卻是名不見經傳呀!我馬榮開始闖**天下時,這小子隻怕還在地上撒尿和泥抓雞屎玩呢!
馬榮想到這裏,心說:也罷了,我以絕招勝他!
馬榮這絕招,前麵說過,就是撒手奪命錘。當時二馬相交,馬榮使出絕招撒手奪命錘來了!
就聽得三軍驚呼,一將倒下馬來!
——馬榮是人往下倒,心中驚駭:見鬼了喲!他是怎麽老是打我的馬呢?
原來馬榮與李詩君交戰,一決定用絕招殺敵,臉上不由得就有些表現:二眉一豎,雙目怒睜,嘴角因咬牙而往下拉。
李詩君多精明呀,一看馬榮這副模樣,就知道對手要用絕招。“三槍六錘四把刀”這十位是天下大比的前十名,李詩君早已與哥哥李詩劍研究了一番:各人的武功路數,殺招,性格喜好,李詩君是有備於胸呀。
李詩君當時一見對手這個模樣,就知道他要用殺招。李詩君事先琢磨過怎麽破對手這殺招。
他馬榮這招不就是個大錘撒手當重磅大飛鏢用嗎?李詩君於交馬之際,身子後仰,躺於馬上;這是防對手的絕招“撒手奪命錘”,同時,李詩君右手卻是順勢抽劍掃去!
當時李詩君這麽一仰躺,既使對手大錘走空,又縮短了距離:李詩君在那一瞬間,腦袋離對方的馬屁股不過二尺!
這樣的距離,李詩君的寶劍可就斬上了馬某人的馬後腿。這馬後腿一斷,馬某人就跟著倒下地來了!
馬榮倒下的瞬間扭身一看,喲!自己的大錘走空,飛到數丈之外去了!而這小白臉身子從馬上正坐起,左手持槍,右手卻是多出了一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