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曰:
當年曾是富家子,轉眼翻為亂離人。
世事茫茫起霧靄,鄉愁黯黯籠烏雲。
前番離家分兄妹,此次逃難孤一身。
欲問前路何方去,故園芳草亦銷魂。
話說李達兵到六靖縣,那守將吳軍道:“李將軍救援本州主城,可穿城而過,不必繞路!末將於縣衙州略備薄酒,吳軍願為將軍把盞!”
原來穿城而過,是直行,繞城而過,須多走二十多裏路程。
李達仰頭看向城樓,拱手笑道:“吳將軍守城辛苦!我軍急於趕路,沒時間去縣衙喝酒,謝謝你的美意!改天我請吳將軍一醉!”
李達一萬軍進了城,不多時,前軍到了北門,北門卻未打開。於是前軍報中軍中軍報後軍,把北門未開的消息傳報到吳軍與李達這兒來了。
此時李達與吳軍並騎走在隊伍後麵,李達道:“吳將軍,請速令部下打開北門。”
吳軍笑道:“好說!李將軍隨萬俟將軍東征景縣,實授副帥,好讓末將羨慕!末將是真心邀請李將軍到縣衙暢飲一杯啊!”
李達笑道:“若非軍情緊急,我怎麽會不飲這杯酒呢?隻是那李詩君已經偷——哎喲!”
原來,二人說話之間,已經到了城門洞裏。城門洞裏,不知何時設了絆馬索。吳軍有備,勒馬停住;李達無備,當時就隨坐下馬一起摔倒!
早有李詩君派人上前將李達綁了。
李達後軍大亂!然而,六靖縣四門緊閉,街道兩側房頂上,出現無數弓箭手,一個個彎弓搭箭,隻待一聲令下。
街道兩頭及各出口都有伏兵出現,領兵之將都大聲吆喝:“速速投降!否則格殺勿論!”
李達被捉,這一萬軍,此時是群龍無首,又無處可逃,同主將一樣,都成了甕中之鱉。李達尚且投降,這一萬兵,又怎麽能不投降?
李詩君收了李達降兵,雖然有人受傷,但雙方竟是未死一個人!李達投降後,李詩君又派人扮作李達傳令兵,向萬俟鬆傳送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