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曰:
一帆遠涉海無邊,隻道海外有仙山。
風波浪裏有險阻,俗世塵中無桃源。
回首歲月多少事,漫思人生幾十年。
人生長短數有定,飲杯未醉再續編。
這裏說一句題外話,當日托缽村夫記到托缽僧眾人要跨海北上去尋修仙新路時,托缽村夫自歎無緣,生不同時,不能隨他眾人去修仙。
閑話且不提,書歸正傳:
太平汗皇開平三年八月初八日,中午時分,北海大都山,托缽僧手托一缽,與厲文山駕船入海北上,大都山眾人都來送行。
史強生抱著樂樂,拉著歡歡,與眾小書僮,並那專管眾人飲食的吳媽,一共十二人,站在大都山北麵腳下,看托缽僧、小棒兒夫婦與厲文山、翠姑師徒一行五人踏過棧橋,上了大船。
眾人各道“珍重”,便就此分別。
厲文山讀過《觀魚經》下半部,頗有感悟,自己去船艙裏靜坐修行。小棒兒夫婦興致勃勃來觀海景。唯有翠姑,神色黯然。
翠姑來到甲板上,就見托缽僧也在,翠姑道:“師兄,我們這一走,也不知北海有多遠,究竟是什麽時候才能到達彼岸!”
托缽僧笑道:“師妹,你也不必傷感,該到時,自然便就到了。
我近來覺得自己境界難以壓製,若是我突破了,憑我這缽,帶上你們,估計不過三兩日就可以到達。
隻是,我還要等等,畢竟你們的境界修為,都還沒能突破後天,進入先天境界。厲道友雖然已經是先天境界了,但還沒到突破先天境界的時候。
我想啊,憑我這缽,助你們一把,大家都突破了,我們在一起修仙,也好相互照應啊。”
此時海風吹動巨帆,船行甚快。舷擊海浪,時時震顫。遠望去,海天一線,近處是上飛白鷗,下湧碧波。時有呷呷鳥鳴,多見風簇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