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朱溫與朝中大臣商議殮辦昭宗後事。
群臣皆是朱溫的部下,他們提議草草辦理昭宗後事便可,不料朱溫卻道:“不可,需得隆重其是,大辦特辦。”隨即吩咐群臣準備出殯之禮儀。
這時刺史王彥章來報,晉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貞、吳王楊行密、蜀王王建聽聞昭宗駕崩,各調集數萬兵馬,直往洛陽而來,揚言不日將揮師夾擊洛陽。
昭宗一死,各藩王便有口食,借機討伐,這樣的結果早在朱溫預料之中,但此時聽了王彥章的稟報,卻也不由全身一震。
殿中一位大臣道:“如今皇上駕崩,李唐江山無後,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下官愚見,此時正是梁王登基的大好時刻,何不從速稱帝,以絕各藩念想。”
又一位大臣道:“不可,此時稱帝,便成了眾矢之的,萬萬不可!”
一時大殿上你一言我一語,喧嚷不休,讚成或反對,各執一詞。
朱溫覬覦皇位多年,何嚐不想即刻就當皇帝?
但他心想:“現下四方割據已成,自己軍威未固、人心未穩,此時稱帝必定自招口舌,說我謀朝篡位,四方藩王必將借機討伐。這眾矢之的,當箭靶子的事情,如何做得?”
他原想讓李曄一紙詔書將皇位禪讓於已,再在眾目睽睽之下舉行一場禪讓大典,這樣名正言順,便可高枕無憂,做這天下皇帝。
李曄既死,詔書原可偽造,但沒有李曄親口在禪讓大典上傳位,四方藩王本就疑心病重,定然不服。
暗忖:“如今唐室的人都被我殺光了,要找個傀儡皇帝,也不可得!”他沉思良久,突然道:“速傳軍師敬翔來見本王!”
不多時,敬翔姍姍而來,朱溫將兵逼邊境的事說了。
敬翔道:“梁王如今萬不能稱帝,李克用等藩王此番駐兵邊境,看似均為昭宗駕崩,氣勢洶洶前來討伐梁王,實則各懷鬼胎,皆想坐山觀虎鬥,做那漁翁之想。隻要梁王不稱帝,他們必不會輕舉妄動。”